2009年10月24、25日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信息學院710班黨支部組織黨員和部分團員分兩批到國家博物館參觀了《復興之路》大型主題展覽。
展覽共分五大部分: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探求救亡圖存的道路;中國共產(chǎn)黨肩負起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歷史重任;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展覽講述了從1840年鴉片爭開始到2009年新中國成立60周年來169年間中華大地的歷史沉浮與滄桑巨變。短短幾個小時的參觀,對中國民族的復興歷程而言似乎顯得有些短暫,但對炎黃子孫的心靈觸動,必將久久難以平靜。從1840年領土淪喪、百年屈辱的開始,到這天的獨立自主并完成香港和澳門的順利回歸;從千年局(辛亥革命)、崢嶸歲月(革命失敗、探索新道路)到中國新生(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成功);從閉關鎖國、落后挨打、民不聊生,到這天的改革開放、北京奧運、小康社會。百年的屈辱和半個世紀的發(fā)展繁榮既見證了“落后就要挨打”這樣的血的教訓,也印證了“民族精神與國家安全從來不是靜態(tài)恒定之物,從來是在動態(tài)中不斷變化演進的。”
作為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的學生黨員,我們除了有與廣大參觀群眾同樣的自豪感外還多了幾分歷史職責感。國家的復興要靠科技、思想和體制上的復興。首先,國家的培養(yǎng)與自身的努力得以讓我們這天能夠享有科學院良好的研究條件與環(huán)境,我們務必抓住這個時機努力從事科研工作,推動國家科技的進步,提升全民的科學素質。這樣國家的復興才有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持。其次,我們在從事科研工作時要注重思想的繼續(xù)解放與創(chuàng)新。我們站在高端,要有創(chuàng)新思想的勇氣與毅力,一個沒有創(chuàng)新思想的民族注定難以實現(xiàn)最終的復興與長久的繁榮。最后,我們作為研究生黨員,要用心擁護黨中央的英明決策,認真學習黨中央的最新文件精神,加強黨支部的體制建設。把這么多優(yōu)秀的黨員用良好的體制凝聚在一齊,發(fā)揮更大的戰(zhàn)斗力。只有體制的科學與完善才能從制度上保障黨的先進性,從而領導中國更快更好地走向復興。
這就是我們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黨員應有的歷史職責感,這份歷史職責感驅動我們更好的學習生活和工作,努力奉獻自我的價值,為早日實現(xiàn)國家和民族的復興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