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作文兩篇 此時無聲勝有聲
此時無聲勝有聲
當我左耳充斥著電視里《超級女聲》節(jié)目中歌迷的尖叫,右耳忍受著《兩只蝴蝶》的摧殘,我不禁懷念唐詩名句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的美好意境。
啪的一聲停電了,仿佛順應我內(nèi)心的請求,世界頓時安靜下來。我不禁苦笑,只有停電,世界才如此寧靜,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啊。
多么可憐,當我們身邊到處播放重金屬音樂,當我們的大腦被激情、躁動、狂熱占領(lǐng)高地,當我們開始接受類似《老鼠愛大米》、《兩只蝴蝶》之類的歌曲,當世界名曲被竄改得面目全非、已然失去了那原始的優(yōu)雅,我不禁想念那個坐在樹陰下,一邊搖著扇子一邊聽60年代那種傳聲機流瀉出來的音樂的日子。我發(fā)現(xiàn)我竟找不到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街上車流如洪水,各種緊急拆遷、瘋狂甩賣令我厭惡,家中媽媽的《兩只蝴蝶》、妹妹的偶像正哼哼嘿嘿令我煩躁?,F(xiàn)在正好,讓我清凈一下,讓我沉醉于這無聲的片刻,我不禁想呼喊:此時無聲勝有聲。
我很佩服《超級女聲》這個節(jié)目,它讓我明明白白地看到原來專業(yè)與非專業(yè)沒有界限;我很佩服《紅樓夢中人》的選秀,原來還可以這樣招募演員甚至這些演員中一大部分人連《紅樓夢》都沒翻過,沒有對角色的了解,只有外在的華麗,又如何將這一經(jīng)典再現(xiàn);我很佩服那些熱衷搖滾的狂熱青年,他們熱衷于自己的愛好,有的竟可以在夜深人靜時為廣大居民高歌一曲,多么無私的奉獻精神啊!
本來,我是不太反感一些網(wǎng)絡歌曲的,那畢竟是人們自己熱愛的,是人們自己的歌,可它們制作粗糙、唱功不佳,又實在讓我不敢恭維。我不強調(diào)哪個好,也不想消滅流行,我只是認為,當粗俗的、浮躁的、娛樂大眾的音樂壓倒了那些經(jīng)典、純粹、使人心靈寧靜的音樂時,我們是否該反思一下:社會中的浮躁是不是有些過多了?娛樂性質(zhì)的節(jié)目的升溫,是否正折射出我們內(nèi)心的躁動?
我憧憬看不見、聽無聲的境界,可是這里的情趣已不適合當今的世界了。嗚呼哀哉!我也只能在這停電的片刻享受無聲的世界。但真的,此時無聲勝有聲。
此時無聲勝有聲作文
雄雞啼而天地曉晨將至;蒼鷹嗷而天穹愈發(fā)遼闊;孤狼嗥而群狼四起聚集。
聲音,無形中成了最有力的號角。人們打破了沉默的境況,在聲音的激勵下穩(wěn)步前進。
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重音,當中原想起朗朗的讀書聲,那是孔子的諄諄教導,一直唱響至今;那從中原西部崛起的金戈鐵馬之聲,是秦帝國統(tǒng)一全國的宣戰(zhàn);還有那渾厚、有力的“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是全國人民被積壓幾十年的對自由的渴望和對勝利企盼的怒吼。種種聲音都如此堅定地傳唱,倘若沒有了這些,歷史不僅會沉寂,中華的天空也將暗淡無光。這無不是有聲勝無聲。
聲音在平實中傳遞。瑟瑟秋風卷著枯槁的落葉,冷冷湍流拍打潮濕的岸。杜甫將這平常的聲響化作“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文字,讓聲音流傳至今;“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同為天涯淪落人,白居易在這情至意深的琴聲中聽出歌女的心聲,于是為君翻作《琵琶行》。從花開花落到云卷云舒,文人墨客喜歡用文字將聲音化作永恒,而寄予感情的聲音,更突顯有血有肉。沒有聲音的文字,我們很可能不知不覺中失去了自然的妙音。沒有了聲音的感情,我們很難琢磨那個的文人社會,這無不是有聲勝無聲。
聲音在沉默中得到升華。炮火轟開了中國的大門,面對麻木的中國同胞,魯迅先生毅然棄醫(yī)從文,用筆桿子敲醒東方沉睡的雄獅,使彷徨的人們找到前進的方向。在這之前,清政府無聲的妥協(xié),使中國淪為洋人的獵物。而這之后,雄獅怒吼,奮勇抗爭,聲音響徹大江南北,革命也如火如荼進行。“人,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死亡”這無不是有聲勝無聲。
堅定地聲音可以沖破層層的烏云,排斥嘈雜市井之聲。那本飽含馬克思、恩格斯心血的《資本論》,讓無數(shù)人民揭竿而起,因為他們聽到自由之聲的召喚,這聲音已化為動力,指導人民反抗壓迫;當從農(nóng)民工、個體企業(yè)中選出人大代表參加全國人大會議時,他們強有力的聲音就代表了廣大人們的利益。這永不止息的聲音從古到今敲醒了時代的鳴鐘。一個國家正昂然前進,這無不是有聲勝無聲。
聲起,人行,現(xiàn)于世;聲漲,世變,人仍行。
讓我們側(cè)耳傾聽激蕩了千年的聲音,讓我們凝心捕捉震顫心靈的聲音,讓我們努力奏響屬于自己的豪邁之聲。因為,此時有聲勝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