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和媽媽一起看《國家寶藏》大克鼎的故事,巧的是,大克鼎的守護人潘裕翼先生工作過的進才北校就在我家隔壁。
大克鼎的捐贈人是潘裕翼的奶奶潘達于女士,她遵照家族的托付,巧妙地保護大克鼎,躲過了日本人和國民黨的搜查。我如果有了寶物,肯定會自己把玩,可是潘達于女士呢?在上海解放后,她將家里無比珍貴的文物無償捐給了上海8博物館。當她的重孫在上海博物館看到大克鼎時,不解地問:“我們家的東西,為什么要搬到這里來呢?”她回答道:“文物放在博物館,第一,很安全,第二,大家都可以看,多值!”我的媽媽看到這里時,眼角流出感動的淚水,她說“潘達于奶奶真是位偉大的人!”后來,我和媽媽一起去上海博物館看了大克鼎的真容。
潘奶奶為大克鼎找到一個好人家,阿富汗的巴米揚大佛,就很不幸。巴米揚大佛有1500年歷史,因為戰(zhàn)爭,在2001年,被炸成了無數(shù)的碎片,后來的人再也無法看到他的真實的樣子。我想,只有在和平的時候,我們才有機會去博物館安靜地欣賞文物。
我覺得我的生活也比阿富汗的人們幸福的多,住在明亮的房子里,有干凈的水喝,有舒服的床睡覺。在《侶行》這個節(jié)目里看到哈扎拉人為了躲避普什圖人和塔利班,逃到巴米揚大佛附近的石窟里生活。石窟很小、很暗,只有一盞靠太陽能發(fā)電的電燈;他們拿鋪在地上的毯子做床;要喝水,只能到離家很遠的河里去挑水。
我慶幸生活在上海,生活在中國這個安居樂業(yè)的國家。我也希望這個世界上多一些和平,少一些戰(zhàn)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