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車都 > 觀后感 >

盲山觀后感2400字 盲山觀后感

昨天看了《盲山》,感觸特別深。影片以寫實,記錄的手法,尖銳的指出社會上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影片主要講女大學生白雪梅畢業(yè)后找不到工作,為了早點找到工作能夠掙到錢幫父母還債,輕易的上了人販子的當而被拐賣到一個山區(qū)給村民黃德貴當老婆,多次嘗試逃跑卻沒有成功,一次次被其‘丈夫’及村民抓回,在那多年后在一個小孩的幫助下最終得的到解救的故事。或許我們第一件事就是大罵那人販子,罵他們被金錢沖昏了頭腦,在那個小山村三四十歲結不到媳婦是很正常的事情,于是出現了買賣婦女的行為,人販子在巨大的利潤面前喪失了人性,但仔細一想本不僅僅是人販子的行為造成的,更是那個環(huán)境以及社會原因造成的。

當人們的貧困愚昧無知占主導地位時,法律這時候在這就等同于虛設。他們不了解也不關心法律,他們關心的只是自己以及那個環(huán)境下他們的道德標準。當然從另一個方面說法律制度的不健全,法律普及的范圍面太窄,村民接受的法律知識和教育太少,有很大的盲點。買賣婦女的行為是違法的,私扣別人的信件也是違法的行為,村官是為人民服務的而不是見死不救放任這種行為。但是那些村民根本就不知道這些,他們只認得是他們自己的道德規(guī)范,法律意識在這根本沒有生長的土壤,對他們不構成任何約束。

從倫理上來說,白雪梅被賣是黃德貴一類為了傳宗接代,脫離光棍一族,適應那里的倫理道德。但是從法律層面來說,他們的行為也是不為法律所接受的。而《盲山》映射出的不僅僅是這些,還有法律所存在的缺陷。對違法的行為,不應該討價還價,進一步強化法律的強制性。但是從上面的分析來看,我們也不能說鄙視那些警察,在村民的觀念中,帶走白雪梅是不合理的,因為出了錢。他們沒有法律意識,只有自己的一套道德規(guī)范,講理也講不通,更不能硬碰硬,這樣只能讓事情變得更糟,所以他們才采用迂回戰(zhàn)術。

要知道那些村民是比較野蠻的。文明與野蠻的沖突也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這個地方讓人屈服的主要手段就是打罵。之前那些被拐的婦女也是在暴力的手段下屈服的,而女大學生則是文明的象征,她不惜一切代價包括女人本應該珍惜的身體也要逃離,逃離這個野蠻之地。那些本來應該是文明象征的村官,稅收人員,郵遞員以及那個鄉(xiāng)村老師卻都做著不文明的事,面對她的求救置若罔聞。還好最后那個小孩子救了她同時也點燃了我們對那個地方文明的希望。

白雪梅一直追求的是自由,因為她上了大學有知識她的思維理念與那個地方格格不入。人的尊嚴是人具有一種高于物和其他生命形式的,且令他人敬畏,獨立而不可侵犯的身份或地位。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立‘自決的獨立個體,都是具體存在并且有意義的生命;每個人都有權利為自己維護自己的尊嚴。

每個人在社會中均有一定的社會價值,每個人都有權主張自己應受到充分的尊重。在影片中白雪梅的尊嚴與自由都受到了侵犯,因此她一次又一次的想要逃走,盡管黃德貴對她的逃跑行為一次又一次的打罵,這個念頭始終沒有從她的腦子里離開。一切人權都源于人與生俱來的尊嚴與價值,人性尊嚴的內涵包括自尊,尊重和受尊。人性尊嚴也是人的一項基本需求,白雪梅為了它不惜出賣自己的身體,先是想要通過那個老師逃離,但是那個老師看重的只是她的身體。而且事情敗露那個老師一走了之。后來又靠身體換來了小賣部老板的四十元錢,準備去逃跑。

她沒有想過要改變那個環(huán)境一直想要脫從離這個環(huán)境,卻一次次失敗。表現了人在環(huán)境中的渺小,但是她為了逃跑不惜出賣自己的身體,或許許多人對她的這種行為感到憤怒與羞恥,認為她出賣自己的尊嚴。但我想要說得是她這種行為固然不好,但是表現了環(huán)境對人的壓迫以及人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個體在社會中對環(huán)境的順應是必須的當你想要生存的時候。就像以前看到的一篇文章,外國的一些婦女在手提包隨身攜帶著安全套,以防止壞人強暴,將傷害降到最低。這也就是對環(huán)境的適應。你能說人家錯了嗎。

我們也可以從白雪梅被人販子賣時候的無知輕易的就相信別人跟別人走,對那個吳姐和吳經理感激涕零,根本都沒有對他們有防備之心。以及逃跑時候的表現,她到鎮(zhèn)上之后直接就跑去坐車,我們想一想她逃跑的消息肯定很快的會被黃德貴他們知道,他們會立即來追直奔車站。她應該考慮周全一點,但是她沒有,這就表現了當今社會的另一個問題。教育的問題,大量的學習書本上的知識,注重理論卻缺乏實踐。

也就是說教育制度也需要極大的改善,現在的社會需要的是知識和能力都兼有之的人才。在到處都是讓人心寒的彭宇案,釣魚執(zhí)法等等一系列案件,白雪梅又怎樣能夠隨便的沒認真調查考慮就相信別人呢。就像那個山村老師在向往外面的世界的時候問她大學的生活是什么樣子呢?上了大學,她卻非常厭惡的來了一句沒啥好說的,這時候她對大學應該是痛恨的吧,她痛恨自己被欺騙,痛恨自己上了大學卻是這一樣的命運。

雖然說影片揭露的以及給人的感覺都是丑陋的,但是個體在這個環(huán)境中的順應卻沒有錯,我們在給白雪梅同情的時候也應該想到里面所有的人都是值得同情的,就像黃德貴他開始在白雪梅不從的時候也沒有過分的行為,但是這的環(huán)境不允許,這的倫理不允許他沒有孩子,他的尊嚴也不允許。還有就是白雪梅所謂的婆婆,她也不忍心一直說女子對不住啊,但是這的倫理不允許,于是她伙同她的丈夫幫助自己的兒子強暴了白雪梅。這更是環(huán)境及社會的原因,我們應該期待的是環(huán)境本身的改變。還有一點就是我們看見那些玩耍的以及上學的都是男孩子,我們也不難想出落后地方的重男輕女以及男女比例的失衡,這也是缺乏教育缺乏知識的表現。因此,我們不僅僅是運用道德人性去批判,去希望盲山不盲。更應該的是我們外部世界的指引,外部世界的幫助給盲山更大的空間去改變。

盲山的盲并不僅僅就說的是那個山里,那里的人民盲,更重要的是對法律的盲,對知識的盲。影片結尾之前,李青山一個小孩子最基本的善良,他告訴白雪梅她的信并沒有寄出去,并且跑到鎮(zhèn)上幫助她把信寄了出去。這小小的舉動給了我們所有人以希望,至少孩子的本性的善良還在,至少盲山里的人還有救還可以脫離掉盲,而真正可以徹底的去掉盲山的盲,重要的還是國家,還是教育。國家需要對這些地方更大的經濟支持,更大的教育支持。發(fā)達地區(qū)多幫助那些落后地區(qū),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當然,在此也呼吁更多的志愿者去貧困落后的地區(qū)給予其教育的幫助,讓其更快得從盲山中走出來。當教育搞上去的時候,也就是盲山脫掉盲的帽子的時候。當然最最重要的是盲山里的人民自己愿意并且積極的走出盲山這座大山。相信在那個時候我們再觀看盲山的時候,心里也是欣慰的吧。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