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年間,鄴城縣令奉旨修堤,動員堤邊百姓搬遷。告示一出,飽受水患的百姓無不歡呼雀躍,只有一戶做豆腐的不僅不喜,反而當起了釘子戶!
正當縣令一籌莫展時,有人來報,說修堤的工匠已報到不少,問縣令按什么標準準備飯菜。
縣令一聽,計上心來,說:“修堤辛苦,千萬要保證工匠們吃飽吃好,尤其是這豆腐,清熱解毒、生津止渴、價格便宜,因此要多多購買。”
從那以后,縣令還不時到后廚出主意,變著花樣給工匠們做豆腐,今日炸豆腐,明日豆腐湯,而且他點明要去河堤釘子戶家采買豆腐。如此一來,豆腐的消耗非常巨大,自然原料也得多準備,堆放原料和成品的地方就成了問題,老板不得不尋找更大的作坊。
可是因為做過釘子戶,大家都不愿意將房屋租給他。正當老板發(fā)愁的時候,縣令忽然登門,說是縣衙后有一空地,可以賣給他擴大作坊。豆腐店老板因為這些天買賣興隆,幾兩銀子自然不在話下,當即將豆腐店按照官家修堤拆遷補償標準折算成銀兩,又加了幾十兩銀子,舉家搬遷了。
“迂回”,往往比“直接”更有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