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15年4月26日,農歷三月初八,對于彬縣北極鎮(zhèn)農門村村民來說,是一個揪心的日子。一場罪惡的車禍無情地奪走了他們最信賴的原任支部書記,他們公認的好人田種玉的生命。當他的親人悲痛欲絕的將他從急救室抬向太平間時,他的從寶雞文理學院趕回來的外孫女婷婷不顧一切地推開人群撲在他的身邊,用稚嫩的雙手捧起爺爺的臉,聲淚俱下地喊:“爺爺!你咋成這樣了?。∧阏Σ谎源?,孫女和你說話啊!你聾了嗎?咹。。。”噩耗像疾風一樣很快傳到了村里,翹首久望的村民根本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們死認一個理,好人應有好報!像他這樣一個一心想著別人的好人,老天會保佑他的!他們希望奇跡出現,盼望他能活著回來,因為村上還有好多事需要他操持。然而,人們良好的愿望只是對他的祈禱,接踵而至地鄉(xiāng)親們親眼見到的卻是他那叫不喘,喊不醒的遺體。見到這種情景,幾個古稀老人立即撲倒在地,嚎啕大哭。他們心痛啊!折不起這么好的兄弟啊。有人怨天,說天沒心,咋就把這么好的人收走了;有人怨車,說車不長眼,咋就碰這么好的人呢?人們哭怨,只能敘發(fā)一種純真的感情,但無論如何都喚不回他們可敬的人?。?/p>
對于自己的小家,田種玉同志是肩挑重擔的頂梁柱,負重耕耘的老黃牛。1957年,他剛滿十四歲,年輕力壯的父親就因病撒手人寰,撒下他娘母六口人,兩個妹妹,兩個弟弟,最小的還不足三歲。生活對于還未成年的他來說是殘酷的。對他的第一個打擊是他不能像別的孩子一樣無憂無慮的去上學,盡管念書是他的最愛,是他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他必須舍棄!生活在折磨他,也在考驗他,在這個一貧如洗、拖累極重的家庭里,作為長兄,他必須用瘦弱的雙肩挑起沉重的擔子,他從退學以后,就開始為生產隊放羊,真是把苦吃盡了。那時天旱少雨,草木枯萎,放羊必須爬溝溜渠,翻山過嶺,走很遠很遠的路,經常餓的肚子貼在脊背上直不起腰,饑了就在草叢中、樹底下尋覓能吃的東西充饑,渴了就俯下身喝一飽溝渠里的水。他從十七歲開始就跑五十里路去百字溝擔煤、擔碗到北極、永樂街去賣,長幾個錢補貼家庭,又跑三十里路到羅店擔柿子去七十里路以外的湫頭,四村換糜子、甜蘿卜,回來讓母親做成菜餅讓弟妹們吃,經常累得筋疲力盡,但為了這個家,再苦再累他也心甘情愿。在哪饑餓肆虐的年代里,一家人得以平安地生存下來,多虧他的頑強抗爭和細心呵護。
他的中年是在極度緊張和重負中度過的,他的六個孩子,都出生于上世紀六十、七十年代,那時缺衣少吃,他硬是緊緊巴巴地把他們拉扯大。到了兒婚女嫁的年齡,他實在是把心操碎了。按照農村習俗,孩子結婚,要花不少錢,他有四個兒子,要比常人付出幾倍的辛苦,給娃娶一個媳婦,他身上要脫上一層皮,沒錢還強裝硬漢子,不向熟人張嘴,硬著頭皮高息結款,為給人還賬,熬煎的他吃不下飯,睡不著覺。事過了,就在口里捋,地里刨,然后一分不少地把人賬還清。艱難緊困的生活使他養(yǎng)成了三個習慣:一是舍不得吃;聽他老伴說他一輩子上街幾乎沒買的吃過東西,有一次上街,身上裝著五毛錢,看到晉糕嘴饞的想吃,但把錢攥到手里攥出了水,就是舍不得花,最后買了一把小茶壺拿了回來。去年老兩口上街,到了吃飯時間,老伴說:“就丟下咱老兩口了,咱買兩碗羊肉泡一吃,回去就不做飯了。”他當時沒吭聲,轉了一圈,手塞在兜里摸了一陣,然后說:“咱回,吃喔里啥哩!”二是舍不得穿;村里人很少見他穿新衣服,常見的是出透了汗但洗的很干凈的舊衣服。兒女們這幾年光景過好了,都瞅著機會孝敬他,好衣服也買了幾身,他幾乎一件都沒沾過身,就是舍不得穿,還推辭說新衣服穿上不暢快!三是舍不得花錢;他臨難后,親人們從他身上掏出兩張欠條,是修路時村上打給他的,還有十二元七毛錢,和一把小蒜,錢是初六集上賣小蒜的錢,小蒜是初八早上挖地拾的。在他經常緊鎖的箱子里翻出四千多元現金,其中三千元是北京打工的三兒子春節(jié)時塞在他手里叫他零花的錢,他一分沒動,整整齊齊的放在箱子里,另外一千多元時他平時賣落果、藥材、小蒜攢的。見到這些錢,兒女們個個心酸。也是啊,只有莊稼人才知道柴米貴??!家里花銷的錢一分一厘都是他面朝黃土背朝天在地里刨的,他恨不得把一分錢掰成幾半花??!他怎能不顧家自己隨便去亂花錢呢?有一年,他緊困的連稱茶葉的錢都沒有,就讓三峰上樹摘了一籠綠杏,提到街上賣了四元錢,才稱了半斤茶葉。去年春天老伴對他說:“他大,咱把兒女養(yǎng)活大了,咱花上些錢到外邊逛一下,見一下大世面。”他如釋重負的回答:“能行!等消閑了再說。”但時間對他來說是多么金貴?。〗Y果天天都推,終究沒有去成。
在處理公私關系問題上,田種玉同志始終堅持先公后私,舍小家顧大家。他是在村上三十幾名黨員的極力推薦下擔任支部書記的。他不負眾望,憑著滿腔熱情,認真負責的敬業(yè)精神,廢寢忘食的工作姿態(tài)走上崗位的。接手時,星龍小學剛建成,欠工隊建??顑扇f多元,學校圍墻,伙房急需建設,水塔失修,群眾吃水困難,村莊道路泥濘,群眾盼星星盼月亮盼著解決。他上任后,幾乎放下家務事,一頭扎在村里,帶上村組干部上門入戶說服群眾,很快收清了拖欠款并籌措資金,修建了學校圍墻、伙房,維修了水塔,挖埋好管道,引水到戶,使群眾足不出戶,就可以吃上自來水。修村上道路,難免傷害一些人的利益,有人百般阻攔,他就和村干部上門逐戶說明利害,耐心地做思想工作,保證了修路的順利進行。修路缺資金,他就從實際出發(fā),量力而行,根據群眾承受能力分兩次進行,先處理好路基,鋪上石子,解決道路泥濘問題,過了幾年,又全部打成水泥路。零六年夏季修七龍路時,鎮(zhèn)上硬性規(guī)定由村上打基礎,碾壓路面,上石子。當時鎮(zhèn)上沒有一分錢,群眾蘋果沒下來,集資款無法收。工程緊的火燒眉毛,他就瞞著老伴拿出幾年賣玉米的錢,和村主任田栓旺湊齊了兩萬元交給工隊,才保證了工程予期開工。這筆錢他整整瞞了老伴九年。去世前幾天,他給二女兒海霞說:“我零六年把家里賣玉米的錢給村上墊上了修路款,要了幾年沒要回來,你媽經常問,我都指東打西哄過去了,至今借條還裝在身上,不知道咋給你嗎交代??!”他為修路墊了款,但人們親眼看到的卻是全村只有他和幾戶群眾門前仍然走著石子路,無不為他舍小家顧大家的精神所感動。
今春村干部換屆時,還有一些黨員極力鼓動老村長說服田種玉重新擔任支部書記。老村長推心置腹地說:“老支書為大家的事把心都操碎了,現在年紀大了,當支書對他來說是苦差事,應叫他好好歇歇,再不能讓他為大家的事費心勞神了?。?rdquo;
田種玉同志始終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時時處處起模范帶頭作用。他愛村如家,在職時,他把村委會辦公室打掃的窗明幾凈,院里的草鏟得干干凈凈,還務了花,栽了兩棵柏樹。干部群眾回憶說,那時去大隊辦事,開會,一進院就給人干凈、敞亮、溫馨的感覺。如今人走茶涼,大隊院都荒了。那時群眾經常見他單獨一人或帶著兩個大隊干部掃路、鏟草、刷樹。當時有干部提出固定專人打掃,為了不給群眾增加額外負擔,他認真地說:“象這些上不了桌面的事,以后再別提了,打掃衛(wèi)生根本不用雇人,咱捎帶的就做了。”有一年冬天,下了一場大雪,他擔心學校教學樓滲水,就爬上樓頂去掃雪,被大兒子看見了,又擔心又心疼地喊:“你老瓜了嗎?你沒思量你多大年紀了,村上把年輕人都干啥去了,要你爬那么高去掃雪!把你掉下來絆了誰管你?”而他一門心思想的是樓滲水的事,根本沒有考慮到自己的安危。他就是這樣一個人,不但對集體的事很上心,村里誰家房漏水,誰家墻塌了,誰家院里需要鋪磚打水泥,無論貧富貴賤,只要吭一聲,他都逢叫必到。村上喪葬之事,只要叫到他,他都義不容辭,放下家里事去當總管,領上一伙子侄打墓、打掃衛(wèi)生、搭棚、殺豬宰羊、尋桌弄凳,立桌掌盤,自始至終,一管到底。每次起靈下葬,他都提前跳下墓坑,整修墓壁,清理墓室,靈柩移入墓室,他用手推肩扛,把靈柩放正放好,然后用土坯或磚封好墓口,每次都是一身土一身泥。直至亡人入土為安,他才如釋重負地裝上一袋煙,飽吸幾口,然后繞著墳丘轉兩圈,哪里少一掀土,多一掀土,他都要認真整理一番才放心的離去。他為村上的事,群眾的事,經常忙到黑盡夜晚才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家,這時候時間才屬于他自己的,他潑上一壺茶,裝上一袋煙,打開電視,喝茶、抽煙、看新聞、聽秦腔,經常電視開著,他卻呼呼地睡去。
田種玉同志是廉潔自律的模范,心系群眾的楷模。他死后,群眾贊嘆最多的有一件稀奇事,是他擔任支部書記期間村上幾乎沒有干部在外吃飯、住店的票據。他的出發(fā)點是窮日子窮過,群眾的每一分錢都是汗水換來的,必須精打細算。他上任后。有個不成文的規(guī)定:干部外出開會,出差自費。村上曾經為改水修路的事在縣、市跑過資金,幾乎沒花大家一分錢。每次去鎮(zhèn)上開會過了吃飯時間,遠一點的村在街上食堂吃飯,時間長了有的干部又提出吃飯的問題,他始終沒有答應。有幾次鎮(zhèn)上開會下起了大雨,鎮(zhèn)上干部有意留他們在街上吃飯,他還是對隨同的干部說:“咱只有幾里路,抬腳就到,咱回!”看到他身體力行,又是長輩,以后就沒人再提起吃飯的事了。
他一生足不出戶,都躬身在大地上勞作,當支書后足跡遍及家家戶戶,始終把群眾的冷暖掛記在心。誰家窮,誰家富,誰家因天災人禍受到打擊,誰家因疾病受到摧殘,鰥寡孤獨,拙婦笨漢,誰家門朝那邊開他都滿把吃豆子—心里有數。所以國家每次發(fā)放的救濟款他都能及時送到最困難的群眾手中,從不趨炎附勢,挑肥揀瘦,偏燈向火。群眾評價他能把一碗水端平,是窮人的好當家,是知冷知熱的好心人。
田種玉同志非常熱心公益事業(yè),群眾關心的事他總是身先士卒,走在前頭,任勞任怨,不計報酬。2012年冬季,有人提出修廟的事,他走訪了一些群眾,結果眾愿所歸。他在村上威望高,他一倡導,大家熱情很高,有力出力,有錢出錢,只用了三個多月時間,就刷齊了九孔爛窯,填平了院內幾處大坑,自動捐款,蓋起三間廟宇,把原在土窯內的如來等諸佛移至廟內。結果廟修成后沒買過一包煙,沒吃過一頓飯,沒額外多花一分錢,賬目公布的清清楚楚,這又使群眾感到稀罕。在群眾眼里,他把修廟看的比自己蓋房都重要,不但修廟時從早到晚不離人,廟修成了他就拿著鋪蓋干脆住到廟里,看護廟院、打掃衛(wèi)生、鏟草、墊院、擦拭佛像,勤快的如同皇宮里的丫鬟,虔誠的就像佛門弟子。對于他的死,很多人大惑不解,感到很痛惜,有人甚至控制不住激動的情緒,見人就捶胸頓足,哀嘆不已。“咹!你說咋把這么好的人說沒就沒了。。。”村上幾個文化人的解釋是他一生做好事,積德行善,被佛看中了,要收他為徒,古歷三月初八正好是佛的吉日,就把他帶走了。但一些人還是難以接受,他們哀嘆:“哎!那么好的人死了把人心疼的,聽說好人死了到那一世還是好人。”
田種玉同志是龍門人心中的豐碑,永遠活在他們的心里,在任支部書記期間,兩袖清風,一塵不染,從不利用手中的權利為個人和家族謀私,關心群眾,愛民如子,深受村民的擁戴和敬仰,他的優(yōu)秀品行臨近的人也耳熟能詳。他死后前來吊唁的多達六百多人,多為平頭百姓,鮮有仕宦之人,除親屬外,不少慕名而來,吊唁的花圈多達上百個。目前在農村,住房規(guī)格也許是富有的象征,當人們看到這個曾經擔任過十多年支部書記的人,門前還走著石子路,還和三個已婚的兒子擠在幾間磚木結構的舊房子里,而且房間連一件值錢的家具都沒有。才猛然醒悟:噢!原來干部里邊也有窮人!但當人們緩緩步入靈堂,跪拜祭奠后留心觀察,才會發(fā)現,這房間有兩件東西令人過目不忘,流連忘返。一樣是墻上貼的十張獎狀,記載著他任支部書記期間,先后十次被縣委、鎮(zhèn)黨委評為優(yōu)秀黨員,優(yōu)秀黨務工作者的先進事跡,在這舊房間熠熠發(fā)光;一樣是墻上整齊的懸掛著一排農具,個個擦的錚錚明亮,記載著他一生熱愛勞動,對故鄉(xiāng),對土地的濃濃深情。在他的靈堂正中掛著一副匾,上面寫著:“終生簡樸留典范,一世耕勞留家風”,比較貼切地反映了他勤勞的一生。
寸步不離守在靈前的除孝子外,是他兩個花季年齡的外孫女,爸爸在外工作,媽媽經常外出唱戲,她們從小就在爺爺、奶奶的千般愛撫,萬般呵護下長大,為了表達對爺爺那份情誼,她們買了整整一袋紙錢,不停地一張接一張焚燒,兩眼捧淚,喃喃自語,訴說著爺爺千般萬般的好處,把少女純真的絲絲柔情、綿綿蜜意,用一柱香,一張紙傳遞給爺爺,表達她們悠悠的思念。這不是美麗的傳說,是動人心扉的情景??吹酱饲榇司埃l不感動涕零呢???!讓我變成一只大鳥吧!我要飛向天涯海角,銜來一束最美的花,捧獻給這位活在人們心中的老人,以寄托我的敬慕之情。
田種玉同志遺體送往墳塋的那天早上,天氣晴朗,微風習習,為他送行的人摩肩接踵,本村的,鄰村的,幾乎把整個墳塋擠的水泄不通,人們雖然無回天之力讓他生還,但要爭著在這最后的時刻再看他一眼,送他一程,為他填上一把土,以表達對他深深的緬懷之情。
人生的追求各不相同,有人追求權利,因為有權才會擁有一切;有人追求金錢,因為有錢能使鬼推磨;而他卻贏得了人心,人們才用心去追憶他,懷念他。只有他才是最大的贏家。這就是被魯迅稱為脊梁的一位普通的中國農民,日復一日的在大地上勞作,在大地上走出了自己燦爛的人生。正如一位哲人所言:“誰為百姓做了好事,百姓就會記住你的音容,誰為土地做出了貢獻,這塊土地就會留下你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