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親很普通,和父親一樣,是貧苦農民家的孩子,有著的同樣是農民的樸質與善良。母親長得不高,剛好一米六,,有著一張還算漂亮的臉蛋,但因為生活在農村,生活條件差,身體很瘦弱,因此并不顯得紅潤光滑,反倒增添了幾分農民氣質。母親左眉毛的地方有著一顆黑痣,很明顯。大家都說那是“淚痣”,愛哭的人才有。我不認為這是一種封建迷信,因為母親的一生的確常有淚水相伴,特別是打我記事之后。母親一生受過很多苦,有些苦甚至就算是男人也難以承受得了的,然而母親還是扛過來了。母親小的時候,因為家里窮,又有八個兄妹,經常吃不飽穿不暖,就更不用說受教育了。我聽父親說,母親本來讀書成績很棒,但由于家里窮,便早早地把母親許配給了爸爸,連當時她的老師都親自到家里勸外公讓母親繼續(xù)讀書,但人的主觀愿望總抵不過現實的殘酷。母親這一生經歷了很多很多,現在都已經快六十了。我說不出母親與別人相比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唯一特別的地方或許就是再沒有任何人比她更愛我吧。在這里我就給大家講兩個有關我和母親的故事吧。
小時候,家里有個大水庫,是父親從村里承包來養(yǎng)魚的。盡管自己家就有水庫,但母親對我很苛嚴,我從不被允許去游泳,哪怕我和父親一起去也不行。說來也許大家會笑我,到現在我也還是不會游泳,當然這并不怪母親。
盡管這樣,或許讀者自己也有過這樣的感覺,一顆幼稚好奇的心是不可能這么輕易就被壓制住的,而且那種好奇心會隨著這種壓制力量的增強而越發(fā)不可收拾。所以小時候我就經常背著母親偷偷地和伙伴們一起去享受游泳的樂趣。然而,我們中國有句俗語“夜路走多了,總會遇見鬼的”,當然這個比喻并不貼切,把母親比作“鬼”那就更不適合了,但請讀者原諒,以我的水平暫時也就只能這樣了。
有一天下午放學后,我并沒有像往常一樣直接回家,而是和伙伴們一起去游泳了。小時候大家都叫我精靈鬼,所以我當然不會選擇母親常去的地方游泳??墒鞘虑榫褪怯心敲辞?,那天母親剛好在那里割魚草。那天,我第一個跳下淺水中,就像岸上一條渴了的魚看見水一樣。同來的幾個也陸續(xù)下水來,大家都會游,除了我。我就在淺水邊,不敢去水很深的地方??粗閭冊谒锵耵~兒一樣靈活,游得那么自然,耍得那么盡興,我這顆浮躁的心就開始按奈不住了。兩個同伴看著我不敢去深水處,就主動游過來說帶(方言中“教”的意思)我游。開始我還比較怕水,更怕被母親知曉。但一顆稚嫩的心是經不住同伴們游說的。結果當然很明確,我連同帶我游的那兩個人都差點被水嗆得個半死,幸好那天母親就在附近割魚草,她聽見鬧喊聲趕忙跑了過來,把我們弄上岸。母親讓大伙趕緊回家。我看出母親對我的擔心,也意識到自己犯錯了,低著頭不敢說話。出乎我意料的是母親并沒有什么,她走過去提起草筐,讓我跟她一起回家去,我生怕母親責罵,趕緊怯生生地跟在她后面。
一回到家,本以為母親這次不會生我的氣了,或許最多教導一番罷了。我沒想到的是,母親一回到家就喝令我跪下,然后拿杉樹松狠狠地教訓了我一番。其實母親打我的時候,我看出她也不忍心,母親別過頭去,再次悄悄為我流下淚。小時候不知道母親為什么對我這么苛嚴,長大后才明白原來那叫母愛。
另外一個故事發(fā)生在“電影三下鄉(xiāng)”那一年。不像現在這樣發(fā)達,那時候在農村連電影都還沒有普及,一年到頭難得看上一回電影。那一年電影下鄉(xiāng),我們村趕上了。盡管是那種靠放映帶的老式幕布電影,但在那個年代,有總比沒有要好的多,全村半數以上的人都趕來看這露天電影,工作人員選擇在一塊空荒地里放電影。那時候我們住在水庫那邊,離村里有好幾里地,但母親還是答應帶我和姐姐去看電影。我走不快,于是母親背我。當我們趕到村里的時候,那塊空地前早已經擠滿了人。有的踮起腳尖,有的則站在田埂上,有的甚至還站在從家里搬來的凳子或椅子上伸長脖子想向前瞻望。我們擠在人群后面,我看不到就嚷嚷著要看電影,我確信母親那時候也看不到,(我在媽媽背上看到的也只是頭)媽媽個頭比較矮,而眼前比她高大的人多得根本不用去數。母親沒法子,只得讓我坐在她的肩上,等我看一會兒,再換姐姐騎在她肩頭接著看。就這樣,我們不完整的看完了這部電影,當母親抱我下來的時候我才發(fā)現她整個額頭都沁著汗珠,她的手也全是汗水??赡菚r的我只顧著高興,我告訴母親那是一部叫《狼牙山五壯士》的電影,好看極了。我問她看到了沒有,母親笑著說她以前看過了。我哪里懂得母親的心,只樂呵呵地笑著。
我一直很喜歡有首叫《世上只有媽媽好》的兒歌,有幾句這樣的歌詞:“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投進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世上只有媽媽好,沒媽的孩子像根草,離開媽媽的懷抱,幸福哪里找。”也許你會說我幼稚可笑,可我要告訴你,也許只有當“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的時候,你才能真正體會到母愛的可貴,幸福的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