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一幅畫傳,一何微妙。——題記
不知何時有的,也不知誰把他放在那里的。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搬過一次家,有一天在角落里翻出一幅飽經(jīng)滄桑的畫,陰暗的角落,歲月的痕跡斑斑駁駁的灑在那繡上銀邊的畫軸上。那寥寥塵埃對那久違的金色已有了些影響,但這并不影響大體,那灰色的紗簾中滲出點點金色,點綴了他的不凡,和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傲骨。
畫軸里面的平凡與他的價值不為正比。畫上僅有的幾道墨構(gòu)成了一朵模糊的小花,是百合還是水仙,我不知,只是墨痕極少,仿佛一筆如千金般。
我不敢確定這是一個大家畫的,沒有提名,也沒有印章,那是一幅只有十二筆。四筆完整花的大體。兩筆完成墨葉,沒有任何的渲染,清素淡泊,如今仔細看,竟有些氣質(zhì)了,簡簡單單,通俗易懂,那舍棄繁華一般的花朵,卻顯得不是那抹凹凸不平了,總之在這一瞬間在這一霎那,我被這幅畫折服,
直到現(xiàn)在我仍不敢確定這是一張絕世神作,或是作家一生的敗筆,我不是什么鑒畫家,去欣賞那些虛無縹緲的繁花落葉。我只是一個普通人,在我眼里,這是一幅好的作品,那牽強的痕跡,是那樣的熟悉,那樣的擲地有聲。我想如果讓這位畫家畫更多美麗的景,他一定辦得到。那僅存的十二道痕跡,簡簡單單,沒有任何的花哨,就是一幅畫,像土豆般樸實無華。卻已是最美,人生經(jīng)典也就只是一霎花火,畫家最出名的也就那幾道,何必用其他的景修飾。沒有任何雜質(zhì),總是人生的超然。
一毫千秋,一染筆墨,一次次路程。一個個人生,簡單就好,不為世俗所沾染,活得才漂亮。現(xiàn)在這幅畫已在角落里默默無聞地走過了他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