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是多么平凡的幸福。
依稀記得,很小的時候,每天早上起床,看著爸爸、媽媽上班去,而姐姐也到學校上課,總是會難過得哇哇大哭起來。因為好想離開家,因為待在家中只有奶奶陪我;總是會想,若能走出那道好似囚住了我的大門,或許就可以了解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樣子了。
然而童年,在吃吃喝喝、玩玩鬧鬧之中,家好像是種理所當然的事,每天生活在這,成長在這,反反覆覆的一切,對我而言盡是無趣。如果真的可以,其實好想,好想離開家,畢竟我不是囚犯,當然不愿意在這監(jiān)牢似的家中過每一天,我也好想解開手銬腳鐐,到外頭去看看。因此,只要爸、媽假日帶我出去玩,我都會非常興奮又期待。上小學以后,更是天天都在老師的教導下、同學的陪伴下,過著既有趣又充實的日子,如果說,家對我而言有什么重要的意義,那大概是因為放學要寫作業(yè)、要吃飯、要睡覺、要休息,所以才會需要的住所。
直到,承受了升學壓力。
“升初中”,乍聽之下,是個新的開始,新的里程碑,但事實上,那要讓我重新適應新的環(huán)境,連小學時的讀書方式都要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不是考前念個書就能應付。為了專心念書,不得不和同學一起辛苦地留第八節(jié)上課;為了考試,不得不寫考卷到傍晚五、六點;為了完成干部的職務,不得不把工作完成才能安心回家。我懂,壓力是為了讓自己成長,可是過多的壓力也會疲倦,甚至崩潰,這時候,家,就不再是個平凡無奇的地方。
我承認,我的家又小又擠,加上東西多,看起來真的不舒服。把家門打開的那一刻,看到雜物堆積的客廳,妹妹亂丟衣服的沙發(fā),并非寬敞的房間,難免很失望,我的家不是壯觀的高樓大廈,不是豪華的漂亮豪宅,它只是一間小小、舊舊的公寓,只是一層簡簡單單的樓房,沒有便利電梯,沒有舒適的浴缸,更不可能打開窗就看得到漂亮夜景、繁華都市。
可是,還是不一樣。
不一樣,就算是爸爸責備怎么這么晚回家,就算是媽媽催促快點來吃飯,就算是姐姐問我有沒有幫她買文具,我都感覺,猶如放下重擔,輕松又自在。所以,當晚飯一一端上桌,米飯醇厚的香氣邀請高麗菜和吳郭魚在碗內狂熱舞動,我聞到的,有大地的厚實,有青草的甘甜,有陽光的暖香,還有母愛的芬芳。看到這一幕幕都沒變的景象,我的心頓時安定下來,原來,安定也是一種力量,我深深感受到家不只是個簡單易懂的名詞而已,這字的背后,其實隱含很多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