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車都 > 初三作文 >

追尋那漸遠的骨氣

當下,每當我們打開電視和報紙,一些因“捍衛(wèi)個人利益”而引發(fā)的不和諧事件撲面而來,這些事件的主角也許認為那是一種為了捍衛(wèi)自身利益不顧一切的骨氣,但那完全是對骨氣的誤讀。

骨氣,是敢于捍衛(wèi)正義,用自身力量全力抗擊非正義,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骨氣是嵇康不畏權(quán)貴,無懼強權(quán)的威脅,敢于堅持正義而被處死,卻能神色不變的從容服刑的勇敢。骨氣是祖逖中流擊楫,宣告不平定國難就一去不返的堅決與慷慨。骨氣是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毅然辭官歸鄉(xiāng)的清高。在中華大地上,幾千年來,無數(shù)中國人用自己的骨氣,使自己得到后人的銘記和認可,他們的骨氣代表著真理,是人類文明發(fā)展必須條件,更是偉大人格的集中體現(xiàn)。

而如今,變了味兒的骨氣卻如強效病毒,在社會中迅速蔓延開來,有逃票后拒絕承認,蠻橫沖撞工作人員的地鐵乘客,有持械與警方對峙,最終為“兄弟義氣”自盡的臺灣囚犯,有造謠卻強詞奪理、無中生有的網(wǎng)絡(luò)“五毛黨”。他們的“骨氣”,在他們自己看來是大無畏精神,其實這種骨氣正彰顯他們的淺薄無知。這一種“偽骨氣”不僅不能為自己吸收一絲一毫的認可,更為他們名譽抹上了至惡至黑的一片灰。社會帶去了“滿滿的負能量”。

追尋那漸遠的骨氣,是為了什么?那是為了讓餐飲行業(yè)多一絲放心,少一點擔(dān)憂;讓社會多一份真理,少一些謬論;讓日常生活多一些安全,少一點隱患。有了骨氣,學(xué)者不會因權(quán)威的壓力而放棄真知,商人不會因蠅頭小利而做出傷天害理的行為,不會再有貪官鋃鐺入獄,不會再有老人訛詐好心路人的事件發(fā)生……

骨氣,這一如今已被人漸漸遺忘的詞語,恰似一支火把,不僅有灼灼的光亮,更有著溫?zé)岬幕鹧?,不僅能照亮社會的道路,更會讓長期橫亙在人們心中的堅冰消融。它使人擁有強大內(nèi)心和偉大的生命。骨氣看似很遠,其實很近,只要在正邪善惡的沖突中,堅守那一份本心,骨氣一定會回到每個人的心中。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