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晚上,我讀完了一篇催人淚下的文章——《孝之道》
內(nèi)容是這樣的:主人公王雪琳的媽媽為了一株山茶花與年長的爺爺吵架,媽媽說那株山茶花是因為長期沒有澆水而死的,可爺爺明明每天都堅持澆水,怎么會死掉呢?在一旁的王雪琳走進那株已經(jīng)枯萎的山茶花,仔細(xì)觀察起來,發(fā)現(xiàn)山茶花的葉子上有蟲子的齒印,原來山茶花是被蟲蛀死的呀!她不忍心再讓爺爺背黑鍋,便站起來對媽媽說:“媽媽,山茶花不是沒有澆水死的,是……”她的話還沒說完就被媽媽打斷了:“去去去,你一個小孩子懂什么!”被媽媽一訓(xùn),王雪琳那不爭氣的眼淚便嘩嘩地掉了下來了。她哭著跑回房間,趴在床上大聲喊道:“為什么不相信我!為什么要罵爺爺!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跑到哪里去了?”
是??!像王雪琳說的那樣“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跑到哪里去了?”“融四歲,能讓梨。悌于長,宜先知。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dāng)值。”這些句子不由得讓我深刻反思了自己。在家中,我為了一點點的小事便向媽媽斗嘴,傷了媽媽的心;在學(xué)校,有時也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與同學(xué)爭辯。為什么孔融四歲便能讓梨?為什么黃香九歲便知道為父親溫席?這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我們?yōu)槭裁崔k不到?
我們應(yīng)該深刻反思自己,讓“孝之道”回到我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