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川是一個泥塑多的地方。
梅菉泥塑起源于瓦窯村。瓦窯村始于唐朝(公元618年),開基祖姓廖,從佛山石灣遷徙而來,佛山石灣精湛的陶瓷 工藝從此也傳入?yún)谴?。唐朝中期,有一年元宵,有個陶工隨手用陶泥捏起一座小型泥塑玩,想不到竟吸引了不少觀眾,后來別的陶工也來湊熱鬧。這就無形中成了元 宵泥塑展覽。從此,泥塑這一民間藝術斷斷續(xù)續(xù)經歷了唐、宋、元三個朝代。到了明朝洪武年間,皇帝派遣官吏四出挑選美女進宮尋歡作樂,民間百姓對此無不怨聲 載道。于是,梅菉頭村的群眾便乘鬧元宵之機,特地造了一套丑化皇帝與皇后的泥塑。其特點是:人像的眼大、肚大、腳大、乳大、耳大。果然觸動了官府衙門,竟 派遣大批衙差,聲言要抄斬全村百姓。后來,炮制這套泥塑的為首者便出滅辨解道:“皇上眼大看得準,肚大有福份,腳大乾坤,乳大養(yǎng)子民,耳大聽民音,這為何 不妥?”這幫趨炎附勢的官兵聽了無言可答,只好罷休。此后,當?shù)厝罕妼?ldquo;造泥塑”、“看泥塑”、“評泥塑”的興趣更濃,熱情更高。這便成了當?shù)鼐用耵[元宵 的一項主要內容。隨著歲月的流逝,“泥塑”作品的題材也不斷有新的發(fā)展。原先大都取材于神話傳說的“盤古開天辟地”、“女禍煉石補天”,“嫦娥奔月”、 “哪咤鬧海”、“八仙過海”或取材于歷史戲曲的“三顧茅廬”、“七郎打擂”、“平貴別窯”等,進而發(fā)展到取材于現(xiàn)實生活的“金杯獻給祖國”、“軍威震敵 膽”、“向四化進軍”等多樣化題材。
若從“泥塑”制作工藝來看,逐步也不斷有新的發(fā)展。過去,老是用稻草竹篾綁“樹桿”作“泥塑”支架,如今 已被“鐵線扎鋼筋”所取代了。有的群眾還別出心裁地搞“活泥塑”,只要來人輕輕按一下機關,小舞臺上的“書生”就可吹簫彈琴,又可啟步運行;“公主”既可 眉來眼去,又可翩翩起舞;何去何從也跟著擰起羅傘,確是造型逼真,栩栩如生。有的“胖娃娃”塑像還神氣活現(xiàn)地當著觀眾的面“嘶嘶嘶”地拉起“小便”來。原 來,這些巧奪天工的“泥塑”已被制作者搞成“電動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