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中國,有許多大大小小的節(jié)日,重陽節(jié)孝順老人,中秋節(jié)團團圓圓,春節(jié)喜慶快樂,兒童節(jié)歌舞升平。每個節(jié)日都熱鬧無比,令人十分開心,可令我至今難忘的,卻只有那次歡樂的端午節(jié)。
傳說,古代詩人屈原在端午節(jié)這天投江自盡,人們四處捕撈,卻找不到他的尸體,崇敬他的人為了不讓魚蝦傷害他,就用粽葉包住煮熟的糯米加上少許肉泥扔進江里喂魚蝦,魚蝦吃飽了就不會去吃屈原的尸體了?,F(xiàn)在,人們已不再投這種東西到江里了,可這種東西漸漸演化成了粽子,成了每年端午節(jié)必不可少的習俗。所以在端午節(jié)這天,我和媽媽選擇了用包粽子來慶祝端午節(jié)。
媽媽先從廚房拿來粽葉,小心洗干凈,再用開水煮熟,冷卻后放到一邊,使葉子不發(fā)黃。接著,把肉剁碎,打入雞蛋,用手抓勻,再加入切好的紅棗塊,拌在一起,麻利地拿起一片葉子,卷成三角,添上米和餡,手向?qū)翘帉?,最后綁上紅繩,一個三角粽便做好了。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把粽葉折成漏斗形,可手中的葉子像一個調(diào)皮的小娃娃,就是不聽我使喚,在一片手忙腳亂中“咔擦”一下碎了。我不甘心,又折了一片,這次葉子倒是折好了,可剛添上米,粽葉就漏了個洞,米像飛珠滾玉似的跳了出來,散了滿桌。媽媽見我這樣,飛快的把兩角對折,卷成角筒,放入少量糯米,再放餡,最后再在頂上蓋一層糯米,用繩子捆結實便三下五除二的做好了。
在媽媽的靜心教導下,我中午做出了一個白白胖胖穿著綠色外衣的小粽子。晚上,我剝開粽子,白白的米,紅紅的棗,再一聞,一陣清香撲面而來,咬一口,唇齒留香。吃著自己做的粽子,我的心里甜滋滋的。
這個端午節(jié),我過得充實無比,也明白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道理。讓我永生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