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孔夫子一封信_高中書信作文800字篇一
尊敬的孔老先生:
您好!我是公元21世紀的一名中學生,我作為擁有五千年光輝歷史的文明古國中的一員,備感驕傲與自豪。出于對您無限的敬佩,和為感謝您對后世教育事業(yè)的影響,我寫了這封信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由您傳承下來的千古名句,“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些都是您智慧的結晶,中華民族不朽的詩篇!您可曾知曉,您的子孫在您的影響之下,創(chuàng)造出來的歷代輝煌————漢武帝“獨尊儒術”,使西漢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光武帝劉秀注重文治,造就了安定繁榮的“光武中興”;以及后來的唐朝時期出現(xiàn)的“貞觀之治”,清朝時期的“唐乾盛世”......一代代先輩為中華民族的發(fā)展留下了光輝的足跡,而如今已是中學生的我也即將負擔起發(fā)展祖國的大任,心中不免有幾分激動。的確,“祖國”是一個永恒的主題。
可是,祖國是什么?有人告訴我,中國就是我的祖國,但是這樣的解釋使祖國的概念在我幼小的心中依然模糊。直到后來,我漸漸長大,接觸到了更多的書籍和故事,我明白了;祖國就是生我養(yǎng)我的地方,是那只屹立于世界之東方的雄雞,是身在異處的游子魂牽夢榮的地方,它是令先輩們誓死守護的沃土,我的祖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光輝歷史的文明古國!當初您面對流水感嘆生命的消逝,在您之后,又涌現(xiàn)出了多少優(yōu)秀的中華兒女————憂國憂民撫劍悲吟的屈原;忍辱負重奮筆疾書的司馬遷;暢游在山水間,縱情高歌的李白;以及在新中國成立前,為了國家和人民視死如歸的先輩烈士......他們都是優(yōu)秀的中華兒女,中華民族的驕傲??紫壬?ldquo;仁愛”思想在對后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發(fā)展歷程中有很大的影響,以及現(xiàn)在在世界上都具有一定的地位。現(xiàn)在風靡全球的“孔子學院”也正是您的光輝史跡,我們都對您感到由衷的敬佩!在新中國成立前,也曾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無名戰(zhàn)士為了關乎戰(zhàn)斗勝利的七根火柴不被浸濕,即使在沼澤地里艱苦爬行,全身浸透,也要護住身上那七根干燥的火柴,在他臨死前的那一刻,把那七根火柴交給了一個不曾相識的戰(zhàn)友,然后閉上了雙眼......是什么力量促使他這樣做呢?是對祖國的熱愛,是對黨和人民的忠誠,使他不惜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也要完成黨交給的任務。
寫給孔子的一封信_高中書信作文1000字篇二
尊敬的孔爺爺:
您好!晚輩乃數(shù)千年后之人,無緣與您相見,但從史書的記載中對您略知一二。您瀟灑倜儻,自幼好學,青年從政,首創(chuàng)儒家,萬世師表,晚輩對您深感敬佩。
您是一位了不起的人,您被后世尊稱為“孔圣人”,您的《論語》一書,對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都有著深遠的影響,被封為中華傳世名著,您的儒家思想成為當今社會的制法題材,您還上了中央電視臺的《百家講壇》。
不僅如此,您還是我的良師益友,當我自認為課堂上聽懂了就不再復習鞏固時,您的“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讓我靜下心來,認真復習,取得新的收獲;當我因?qū)W習名列前茅而驕傲時,您的“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rdquo;時刻給我敲警鐘,讓我不敢放松,虛心學習他人的強處;當我不想?yún)⒓觿趧酉胱寗e人代勞時,您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是如當頭棒喝,鞭策我自己的事自己做。古人云:“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人以古為鏡,可以明得失。”我把您的話作為我的一面鏡子,令我受益匪淺。
您的思想主張有“仁、忠、孝、義、讓”,前四個字的確讓我心悅誠服。因為這四個字不僅他我懂得了對長輩要尊重,對同學要熱心,還讓我明白了做人要講義氣,有一顆仁愛、感恩的心。但是對“讓”字,晚輩卻有自己的看法。晚輩覺得凡事不能太絕對,做人不能太拘泥固執(zhí),該爭的時候一定要爭,不該讓的時候一定不能讓,該亮出自己的時候一定要亮出自己。試想:一個國家、民族如果不爭取發(fā)展機會,對任何事情都是一個果斷地“讓”字,怎能強大起來呢?
就拿北宋與金的戰(zhàn)爭來說,金與北宋的首次戰(zhàn)斗,結果是北宋勝利,金兵大敗。這全得歸功于當職主戰(zhàn)大臣,遣散援軍,以示“求和”心意。這樣不到半年,當金兵再次進攻時,北宋由于防御空虛,戰(zhàn)斗力明顯衰退,以致大敗。生靈涂炭,國家滅亡,便是如此“讓”出來的。
相反,唐朝卻因不“讓”,贏得穩(wěn)固江山。唐初時,中原動亂,少數(shù)民族東突厥強大起來,不斷擾唐。唐太宗一開始沒有打算與其發(fā)生戰(zhàn)爭,始終“謙讓”他們,期待東突厥能歸順??烧l知其不僅不歸順,反而更加猖狂,變本加厲騷擾唐朝內(nèi)地。最終,唐太宗忍無可忍,派兵攻打,并俘獲其首領,一定邊疆。
這樣的事例在歷史上不勝枚舉,尤其在21世紀的現(xiàn)代,社會日新月異,瞬息萬變,更多的時候必須“不讓”,并且要“爭”。
孔爺爺,如果有機會的話,我真心希望你能來這個嶄新的世界看看,你就會明白“爭取”是何等重要。“申辦奧運,加入世貿(mào)”曾經(jīng)是中國繞不過去的兩座大山,對于有5000年燦爛文明的古國屢遭拒絕,實在令中國人難以接受。但中國人沒有因此退讓,而是憑借實力,努力爭取而成功加入世貿(mào),成功舉辦奧運,成為首屈一指的東方強國。這就充分說明:爭取,才能獲得一片廣闊的天空;爭取才能獲得一條寬闊的道路;爭取,才能爭得國富民強,國泰民安!
孔爺爺,雖然我與你的某些觀點有不同的看法,但我會認真研讀《論語》,從中汲取智慧,指導自己的學習、生活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