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樣一個故事,古代一個叫孟信的人,家里很窮,無米下鍋,只有一頭病牛。一天他外出,他的侄兒將牛牽到集市上賣了。孟信回來后非常生氣,責備他的侄兒不該把病牛賣給人家,并親自找到買主將錢如數(shù)退還,牽回了自家的病牛。透過歷史的煙塵,我們清楚地看到孟信手中緊緊牽住的絕不是一頭生病的黃牛,而是一條健康與高尚的道德纖繩。它將一個人的品質(zhì)、修養(yǎng)引入了純潔的圣地。這,就是誠信的力量。魯迅先生說過:“誠信為人之本也!誠信比金錢更具有吸引力,比美貌更具有可靠性,比榮譽更具有時效性!”誠信是人生中最美好、最寶貴、最重要的品質(zhì),是現(xiàn)代文明的財富。2001年7月美國一家權威媒體報導:巴勒斯坦一位年僅13歲少年尤素福為了給在巴以戰(zhàn)爭中遇難的父兄抱仇,帶上干糧,約上三個伙伴上路了。在沖過以色列哨卡時不幸被以色列士兵槍殺身亡。人們在整理尤素福遺物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一封寫給他媽媽的信,信中除了寫一些報仇的話之外,還寫道:自己因為匆忙上路,在一家便利店買了三個面包,一瓶牛奶,還沒來得及付錢。如果自己犧牲了,請媽媽一定要還這0.3美分的錢。這個男孩寧愿放棄自己的生命,也不愿丟棄誠信。中國有句古話“人而無信,不知其可?”誠信是一個人應具備的基本素養(yǎng),我們小學生年齡小,正處于世界觀形成階段,我們更應該知誠信、講誠信,從小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然而在我們的生活中,卻有許多學生不講誠信。他們打架、鬧事、逃學、抄作業(yè)、考試作弊……還編出一大堆理由來蒙老師騙家長,有些同學甚至還做出小偷小竊的行為,偷偷拿走同學的物品;說好要還給同學的東西,卻說又弄丟了。這說明有許多同學丟失了誠信,也丟失了做人最基本的道德準則。我們小學生是祖國未來和希望。我們都應該懷有一顆至誠之心來對待他人,對待社會,對待未來。誠信是最美麗、最圣潔的心靈,他讓人問心無愧、心胸坦蕩。同學們,讓我們守住誠信的陣地,從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播撒誠信種子生根發(fā)芽,笑看誠信之花絢麗綻放!永不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