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蘇武牧羊》,讓人想起兩千年前的邊地寒雪,想起那不屈的蘇武。雪野茫茫,朔風凜冽,卻無法吹冷他的愛國熱腸;武力強迫,重利誘惑,卻無法打消他的望“漢”雄心;饑寒交迫,漫長折磨,卻無法銷蝕他的赤膽忠心。整整十九年,為什么他能在荒寒之地的漫漫長夜里飲雪吞氈、心堅如鐵?因為他心中有漢,因為他有一腔為國守望的熱血。
大浪淘沙,那些因貪圖個人享受而汲汲于名利者早已被人們唾棄,而那些為國守望者卻被人們舉得很高很高。個中原因,有兩點特別重要。
一是那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和擔當。蘇武隱忍雪域,不屈服于權力壓迫,不貪慕榮華富貴,是因為他心中始終秉持著責任和擔當。同樣的,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忘我曠達,源于他的責任和擔當;曹植“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剛烈決絕,源于他的責任和擔當;霍去病“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舍家報國,源于他的責任和擔當……
梁啟超先生曾說:“知責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責任者,大丈夫之終也。”無數志士仁人以國家之任為任,以百姓之心為心,他們?yōu)閲液兔褡逯艺\守望、勇敢擔當的精神滋養(yǎng)著中華兒女,以致在中華民族波瀾壯闊的復興路上,涌現(xiàn)出了幾十年背井離鄉(xiāng)、遠離父母,把一生交給祖國,始終守望著“國之重器”的黃旭華式的科技工作者;涌現(xiàn)出了帶領村民在惡劣環(huán)境中戰(zhàn)天斗地、劈山鑿渠,守望一方的黃大發(fā)式的村干部;涌現(xiàn)出了守望母親、眷顧故土、擔憂家國命運而一生泣血的余光中式的“鄉(xiāng)愁”詩人……他們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共同擔負著復興家國的重任。
二是那一份犧牲和奉獻精神。古往今來,為國守望者無不勇于犧牲和奉獻。國難當頭時,以自身鮮血警醒同胞的陳天華,奉獻犧牲的是自己的寶貴生命;和平年代在異國爭取設立“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紀念日”的愛國人士黃素梅歷盡周折,艱難奔走,奉獻犧牲的是個人享樂;入伍七年,卻沒有回家過過一次春節(jié)的國旗哨兵張自軒,犧牲奉獻的是小家幸福。正是因為他們自覺將個人利益與國家命運有機結合,主動融家庭情感與愛國情懷為一體,從流連小家的私情走向復興中華的大義,中華民族才能國運昌隆。
黑格爾說過,一個民族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才會有希望。同樣,一個國家多一些為民族利益而忠誠守望的人,國家才有希望。如果只耽于一己私心,守望著鮮花美酒,守望著權位美色,那國家就危險了。
朋友們,讓我們一起來為國家擔起責任,為民族奉獻犧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