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這首由我們偉大的毛主席提筆寫下的《七律·長征》生動寫出了紅軍不怕艱苦、跨越萬里的長征精神。
2016年,離紅軍萬里長征開始的1934年,已經(jīng)過去了八十二個年頭,當年那場戰(zhàn)爭的勝利依然歷歷在目,激勵著今天的我們,這一段中國人應永生銘記的歷史,如同旗幟一般,依然在指引著現(xiàn)今的中國走向富強、走向世界的巔峰。今天我看了央視頻道特別節(jié)目《開學第一課》,又重溫了那段改變中國命運的征途。
二萬五千里長征,這人類戰(zhàn)爭史上的奇跡,它的魅力如同一座豐碑,巍然屹立于大半個世紀的光陰流逝中,它的精魂跨越時代,跨越疆域,跨越國界,震撼著每一顆流淌著滾滾熱血的心靈。時光流逝飛快,當年正值壯年、意氣風發(fā)的小伙子,如今已是白發(fā)蒼蒼的老者,那飽經(jīng)歲月滄桑的臉上是平靜的笑容,今天,讓我們用心來聆聽,來聆聽在那漫漫長征路上發(fā)生的,一個個感人肺腑的故事。
第一課:信念不移。
九十九歲的老紅軍胡正先講述了關于紅軍長征時期的“千里眼和順風耳”,至關重要的通信兵的故事。長征途中眾人互相幫助,甚至在在沒有汽油、柴油維持電臺發(fā)電的極端條件下,提煉豬油和牛油來發(fā)電。九十四歲的老紅軍梁天文,則講述了年少時在長征途中與楊政委相依為命、仿若父子的情感與楊政委在危急時刻不屈不撓、犧牲自己的偉大信念。信念是什么?是希望、是曙光!長征時歷經(jīng)艱辛的老紅軍們,用自己的行動,向我們新時代的每個人,講述了一個人心不滅、信念不移的偉大故事。
第二課:勇往直前。
賀龍元帥之女、“長征中最小的紅軍”——賀捷生,講述了父親的故事。她在出生十八天后,便隨父親一同長征。賀龍元帥在身患瘧疾的情況下,仍不屈不撓,英勇奮戰(zhàn),用實際行為,實踐了長征精神中勇往直前的偉大行動。在之后飛奪瀘定橋的小游戲中,孩子們實踐了自我,明白了團隊精神的重要,學習了先輩們勇敢的精神信念
第三課:百折不撓
一百零四歲的老紅軍秦華禮簡述了在戰(zhàn)爭年代,哪怕是在長征這種顛沛流離的環(huán)境下,仍刻苦學習無線電技術的故事。堅硬的大地是烏黑的黑板,棕黃的樹枝是移動的粉筆,老師沙啞的聲調是開啟新世界的大門,這些在長征時期仍刻苦學習的青少年們,事后成為了中國通信事業(yè)的棟梁。百折不撓的精神至今還在影響著我們,于行動,于心靈。
第四課:堅持不懈。
在這一課中,航天員王亞平,向大家講述了長征火箭背后蘊藏的長征精神,長征系列火箭,寓意著火箭長長的蹤跡,也代表著中國航天事業(yè)艱苦而又光榮的歷程。航天員們?yōu)樽鎳瞰I一切,引領著新長征精神。最后,一場莊重的升旗儀式,五星紅旗冉冉升起,仿若在陽光下閃爍著的長征戰(zhàn)士的一顆心,一顆代表著信念與勇氣的心靈,我們這一代人,應走好我們的長征路,不忘先輩們的奉獻,勇往直前,展望新的未來。
昔日的萬里長征已然結束,但心靈的旅程剛踏上征途。歷史教會我們許多,長征精神仍在流傳。展望未來,迎向陽光,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先輩們旗幟的引導下,邁步向那并不遙遠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