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車都 > 觀后感 >

看芳華觀后感1300字 心存理想,終得芳華

“那是三十多年前了。我們的老紅樓還是有夢的,多數(shù)的夢都美,也都大膽。”

電影《芳華》,正是以這樣的美好圖景開場的。華麗的運動長鏡頭下,文工團里一群來自五湖四海的年輕人翩翩起舞,汗水肆意流淌。他們出身不同、性格迥異,但都被崇高的精神所感召所鼓舞,夢想于火熱的生活中綻放青春的熱情和理想。一切都如同鏡頭里那些滿溢著青春氣息的面孔,閃爍著美好。

芳華,是兩代人的和解。

芳華,不僅是馮小剛和嚴歌苓的青春,也是屬于我們父輩的記憶。我們恐怕很難再在一個影院里看到,有那么多的中老年人,聽著一首首過去耳熟能詳?shù)母枨?,共同回憶那段與青春有關的日子。

是啊,那是三十多年前的故事了。年輕的我,沒有經歷過戰(zhàn)爭和苦痛,本沒有多少資格來評述那段歲月。然而,坐在電影院里,在《絨花》曼妙空靈的旋律中,許多年輕觀眾和我一樣熱淚盈眶。劉峰的寬厚善良,蕭穗子的溫柔隨和……這些,不正是父輩那一代人的特質嗎?

“我們是信仰平凡即偉大的一代人,平凡就是功勞,就是精英,好幾十年我們平凡得美滋滋的。”正如《芳華》中的一句臺詞,那個時代的人,臉上常常帶著笑容,凡事都不世故,處處為別人著想。

是的,善良與甘于平凡是那一代人堅守的信仰。理解了這些,你也就理解了他們的“傻”和“軸”。那些曾經被定義為“代溝”的矛盾與齟齬,好像也在這一刻達成了和解。

芳華,是兩代人的情懷。

電影中被炮火燒得焦黑的小士兵,瞞報了年齡參軍,還沒有享受過人生,甚至還沒有吃過一口果丹皮,生命就戛然而止。在槍與火的洗禮中,綻放了最美的青春。

一位經歷過戰(zhàn)爭的退伍軍人看完電影后,情難自禁,在朋友圈寫下感觸:《芳華》讓我激動讓我想哭,讓我想起了那些犧牲的以及活著的戰(zhàn)友。在那個充滿理想的火紅年代,一批注定命運多舛的熱血青年,喝過趕赴沙場的壯行酒,穿過彈雨橫飛的生死線,踏著雷場、冒著炮火一往無前。他們見證過生離,經歷過死別,激情曾在拼殺中燃燒,青春曾在硝煙中升騰,共和國的旗幟上留下了他們血染的風采。

他說,那個時候上了戰(zhàn)場,濃厚深沉的愛國情激勵著大家不顧一切向前沖。不是不知道害怕,只是個人的生死,在這份信仰面前,已經被拋諸腦后。

是的,對祖國對人民的熱愛,是那一代人堅守的信仰,也是我們不變的情懷。理解了這些,你也就理解了為什么那么多年輕觀眾會在影院里潸然淚下。

芳華,是兩代人堅守的理想。

理想和現(xiàn)實總是有差距的,幸好還有差距,不然,誰還稀罕理想。

劉峰身上體現(xiàn)的是社會理想與個人天性的矛盾。他是文工團有名的“活雷鋒”,卻因為大膽追求心愛的姑娘,高大的形象轟然垮塌;何小萍身上顯現(xiàn)的則是個人理想與社會現(xiàn)實之間的矛盾。她希望通過參軍獲得尊嚴,但她后來才發(fā)現(xiàn),文工團并非世外桃源,在這里她依舊會受到排斥和嘲笑。

但是,經歷了人生轉折之后的他們沒有仇視社會,沒有記恨別人,而是選擇繼續(xù)做好人,堅持自己信仰的方向。劉峰在戰(zhàn)場奮勇保家衛(wèi)國,何小萍在野戰(zhàn)醫(yī)院全力照顧受傷軍人。

從他們身上,或許我們可以看清理想和信仰究竟是什么——哪怕它無法為你帶來物質回饋,無法讓你變得堅不可摧,但它射出的光芒,可以幫你撥開厚重的云霧,看清心的方向。

對于芳華的具體含義,馮小剛這樣解釋:每個人都有青春,但不一定每個人都有芳華。有理想的青春才叫芳華,也希望我們所有的年輕朋友都能堅持自己的理想。

《芳華》喚醒了人們內心深處的純真、美好和善良,激發(fā)起了人們對祖國和人民深沉的熱愛?;蛟S,每個人都該以獨特的方式,構筑一個內心世界,在那里儲藏自己的激情,栽培自己的熱望。

如果能讓人從精神的角落里,拾起那塊名叫“理想”的璞玉,那么《芳華》便有了現(xiàn)實意義。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