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們,同學們:
早晨好。首先,與大家共同分享一個好消息。
日前,杭州市第四批語言文字示范學校評比結(jié)果順利揭曉。我校順利榮獲“杭州市語言文字示范校”稱號。
在前期的評估中,評估小組的領(lǐng)導對我校的語言文字工作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他們稱我們學校語言文字工作特色突出,成績顯著,特別是在和我們的老師學生座談中,感受到了育華教師的較高的語言素養(yǎng)和敬業(yè)精神,對學生素質(zhì)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近日又傳喜訊,杭州市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經(jīng)評議,決定將我校推薦參與評比“浙江省語言文字示范校”,這是整個杭州市教育局直屬學校唯一一個名額,整個浙江省僅六個名額。
而今天我國旗下講話主題正是說普通話,做文明人。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隨著社會發(fā)展的大步前進,世界已經(jīng)變小了,而人的交往空間卻變大了。我國有56個民族, 13多億人口,如果沒有一種共同的語言和文字,那么這便會影響人們的正常交往。而普通話和漢字就是維持我國各族人民正常交往的必不可少的紐帶。
也許有人會說,嘴中常常念叨著家鄉(xiāng)話怎么了,書寫時錯一個字又算什么。那些不會說普通話的中國人不是照樣生活,照樣與人交流嗎?而我想說的是,如今普通話已經(jīng)和我們的祖國一樣,在國際上占有越來越顯著的地位。它成了聯(lián)合國六種工作語言之一,成了香港、澳門同胞爭相學習的熱門語言。不說港澳人民,連外國人都熱衷于學習普通話,我們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好學習我們的本土語言呢?
從2001年1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規(guī)定,我國通用的語言是普通話。我國《憲法》也規(guī)定,國家推廣全國通用普通話。從1998年起,國家語委便把每年9月份的第3周確定為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活動周。普通話,它的意義已不僅僅是溝通的需要,還代表著每個人的文化素質(zhì),代表著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
那么,是不是普通話講得好就能成為一個文明人呢?絕不是,當我在操場上、教學樓的走廊上聽到個別同學用普通話的發(fā)音吐出難聽的臟話時,我都會替這些同學感到難過。語言不文明,光會講普通話又有什么用。相反,每當我聽到同學們口中的“謝謝”、“對不起”、“沒關(guān)系”等話時,我都覺得心里十分舒服,像是聽到了最動聽最美好的語言。
“普通話與素質(zhì)同在,與形象為伴,與文明同行。”確實是這樣的,普通話是一個人素質(zhì)的第一張名片。現(xiàn)在,同學們都非常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實際上,語言應(yīng)該是我們最值得關(guān)注的一項外包裝。因為,在我們出言吐語的同時,也展示給了別人我們的知識素養(yǎng)、文明修養(yǎng)甚至人格魅力。
老師們,同學們,“說普通話,做文明人”,從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這種意識和能力,是每一位教師、每一位學生自身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因此,我們老師和同學,對于說好普通話,都應(yīng)該有一份責任在心中。愿推普之花開遍我們校園的每一個角落。愿普通話成為大家溝通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