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財富與人的話題有人提出過這樣的一個假說:在一個系統(tǒng)內(nèi),初始狀態(tài)有富人也有窮人。然后,我們讓系統(tǒng)內(nèi)的所有財富重新平均分配給系統(tǒng)內(nèi)的每一個人,結(jié)果會怎樣?可以想象得到,只要一個小時以后這樣的平均就會被打破。比如:有人拿著分到的錢去下館子,而有的人用分到的錢去開館子,一個小時之后,財富就又不平均了。一年以后,也許會長一點,五年以后,原來的富人還會是富人,原來的窮人還會是窮人,又回到了初始的狀態(tài)。
經(jīng)濟學(xué)理論最大的特點是不能夠做一個完全條件下的模擬試驗,但我們身邊的每個人和每件事又都在不完全條件下做著檢驗。上述的假說永遠只能夠是假說,但我們身邊點點滴滴的事例都告訴我們這個假說是有一定道理的。
這個假說告訴我們一個人最終是貧窮還是富裕不是運氣,也不是所謂的機遇,而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和價值體系的選擇。如果你選擇了富人的生活方式,選擇了富人的價值體系,你就會成為富人。所以,有人說富人是有基因的,也就是說一個人會不會成為有錢人是天生的。這其實有一定道理,一個人的生活方式和價值體系往往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jīng)形成。所謂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也是這個道理。
那么富人的生活方式和價值體系是怎樣的?
我們還可以再提出一個假說:在一個完全公平合理的社會中,一個人擁有的財富的多少恰恰代表了他對社會的貢獻的多少。
這個假說也是容易理解的,比如一個人工作了一個月,獲得了10000元收入。在公平合理的條件下,這10000元的收入是他工作的報酬,也就是他在過去的一個月中對社會做出了10000元的貢獻。所以一個人賺錢的過程是向社會做貢獻的過程。在這個月中他又消費了5000元。一個人消費的過程其實是向社會索取的過程。收入減去消費是他的結(jié)余,而結(jié)余恰恰是他對社會的凈貢獻。所以一個人積累的財富正好是其對社會做的凈貢獻。
富人的生活方式和價值體系是多元化的,但他們有一些共性的東西和本質(zhì)的特點。我們認為選擇成為富人意味著你選擇了這樣的生活:
生活更加自律。上述假說告訴我們富人意味著付出更多、索取更少。一個人擁有的財富等于他獲得的減去他支出的。一個不懂得控制自己欲望的人,一個在生活上缺少自律的人,他對社會的索取就會失去控制,他的支出也將會失去控制,那么再多的財富也會揮霍一空。
承受更大的風(fēng)險。投資學(xué)告訴我們收益與風(fēng)險成正比。承擔風(fēng)險是創(chuàng)造財富的基本要素。要成為富人必須創(chuàng)造更多的財富,而要創(chuàng)造出超過常人的財富必須承擔超過常人的風(fēng)險。承擔風(fēng)險的同時也意味著要承受更大的生命的磨難。
承擔更大的責任。電影《蜘蛛俠》中蜘蛛俠的伯父告訴他:能力越大意味著責任越大?,F(xiàn)代社會財富其實意味著社會資源,擁有更多的財富意味著占有更多的社會資源,也就意味著有更大的責任。所以一個人擁有的財富越多也就意味著其對社會的責任越大。
對于選擇成為富人的人,你應(yīng)該明白,選擇成為富人絕不意味你一定會更加開心,也不意味你一定會更加幸?;蛘吒訕s耀。而是意味著你將付出更多,承受更多,承擔更多。
如果你享受這樣的生活,那么你就選擇成為富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