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車都 > 高三作文 >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篇1:三國演義讀書心得2000字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這本是《臨江仙》中的詞句,而這也成了電視劇《三國演義》的片頭曲。當我每每聽到這首歌,在我的眼前立刻浮現(xiàn)出一個個經(jīng)典的人物形象——劉備、曹操、孫權(quán)……

最近,我閱讀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三國演義這本書大家都讀過吧?我讀了這本書后有了許多感想。這本中國名著主要講了中國歷史上魏蜀吳三國鼎立形式的形成,對抗,衰亡的時期歷史人物的故事,故事中人物形象特點鮮明,栩栩如生,劉備仁義道德,關(guān)羽義薄云天,張飛勇猛,魯莽,嫉惡如仇,趙云渾身是膽,諸葛亮知足多謀,呂布武藝高超卻反復無常,孫權(quán)雄才大略,善于用人,周瑜精于算計卻聰明反被聰明誤,曹操是陰險奸詐的梟雄,他們都早已成為了中國民間家喻戶曉的人物,在各種戲劇里他們的故事也被反復演繹著。

以前常常聽到語文老師說古人多么聰明,我也聽得似懂非懂的,但自從我看完三國演義之后,才明白古人寫的作品是多么有質(zhì)量。羅貫中大作家手下的的劉關(guān)張真是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還不止這些呢!在三國演義中,有許多個性鮮明的人物。比如神機妙算、鞠躬盡瘁的諸葛亮,還有寧愿與兄弟共死不愿自己偷生的劉關(guān)張三人。書中曹操的雄才偉略,司馬懿的陰險狡猾,諸葛亮的機智以及黃蓋、黃忠和關(guān)羽的忠誠都讓我受益匪淺。

今天,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又一次翻開了心愛的三國演義。曹孟德敗走華容道;趙子龍曹營救阿斗;關(guān)云長水淹七軍,一個個觸目驚心的場面仿佛在我的眼前一一浮現(xiàn),讓我深受感觸。

一杯清茶,一盞明燈,一手長卷,我深深的置身于三國之中,清茶模糊了燈光,如同戰(zhàn)馬駛過揚起的塵煙,撥開歷史的帷幕,他向我們走來……

劉備來了

他手持雌雄雙股劍,騎著盧,跨過歷史的長河,向我們走來。他,重義氣,曾因關(guān)羽、張飛被殺而痛不欲生;他求賢若渴,曾三顧茅廬請諸葛亮。是的,這就是劉備

就說他三顧茅廬吧,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吧,但我忍不住還是要在這里講一講:劉備戰(zhàn)敗后聽說諸葛亮的大名,立刻挑選禮物,前去拜訪。來到諸葛亮先生住的茅廬前,門開了,書童告知:“先生不在!”第二次去拜訪時仍然是不在,同去的張飛、關(guān)羽都有些不耐煩了,要把諸葛亮綁來,劉備制止了。終于再次拜訪的時候,諸葛亮為劉備的誠心所感動,做了他的軍師。為劉備的三國爭霸立下汗馬功勞。

曹操來了

透過歷史的煙云一個真實的曹操向我們走來,“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表達了他包容宇宙,吞吐日月,明明是一位政治家卻也擁有著詩人的情懷。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則更是他博大志向的真實描寫。盜世英雄——曹操向我們緩緩走來……

手掩長卷,沉浸于三國之中……

在三國演義的所有人物中,我最喜歡的是曹操,雖然曹操奸詐多疑被人們罵成“奸雄”,還在《三國演義》中因為挾天子以令諸侯而被說成:名為漢相實為漢賊。但曹操有著過人的雄心壯志以及出眾的才華。而且《三國演義》的主角是劉備,所以時時處處都是按劉備的角度看的,作為劉備的老對手,曹操的“智”,就很自然的被看成“奸”了。至于挾天子以令諸侯一說依然有解釋的余地,要不是當時東漢政府極度腐敗、民不聊生,各路諸侯群龍無首,曹操也不會廢了漢獻帝而成立魏了,而且一個時代不會經(jīng)久不息,萬事總有它結(jié)束的那一天,曹操只不過是替天行道罷了,況且曹操統(tǒng)一天下是為了不讓百姓遭受戰(zhàn)亂之痛。后來統(tǒng)一天下的司馬炎雖然也有著自己的才能,但也是站在曹操與祖輩的頭上摘蘋果,根本不值得一提。曹操才是三國時期最偉大的戰(zhàn)略家、軍事家、文學家。

當然,三國時期群雄紛爭、人才輩出,自然不止曹操一個。諸葛亮的睿智,劉備的仁義等等都值得我們?nèi)ゼ毤毱肺丁?/p>

記得剛剛開始看《三國演義》這本書的時候,看的還有些不太懂,而后來,竟慢慢習慣了這本書中樸素的詞句。到了最后,看這本書看到了愛不釋手。

看到“官渡之戰(zhàn)”這一節(jié)的時候,那精彩的情節(jié),唯美的插圖把我深深吸引住了。當最后看到曹操滅了袁紹之時,竟忍不住為曹操——當時天下恨不得食汝肉,寢汝皮,而且天下之人人人得以誅之的大漢賊喝彩,也為袁紹的兵敗而感到憤恨,當時雙方的兵力差距多大啊,而且袁紹的糧草充足,而曹操的糧草,卻成不過太多時日。以多犯少,的確是勝之不武敗之丟人。最后袁紹也為他的驕傲自負付出了十分慘痛的代價。

但亂世出英雄,關(guān)羽、趙云、張飛,他們哪個不是英雄?關(guān)羽的千里走單騎,趙云的力斬五將,而張飛,在長坂坡上竟然一聲吼就嚇退了曹操的八十萬大軍!……雖說武將中個個都能與英雄這個稱呼相匹配,但文臣中也不乏有英雄的存在。他們雖然不能臨陣殺敵,但能在后方為大軍出謀劃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而蜀國的丞相——諸葛亮,如果劉備沒有諸葛亮就不能干出當朝的那番事業(yè)!而且他還以“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這樣的評價而流傳千古……

看了這本書,最心痛的就是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是啊,健康是勝利的本錢,我想對諸葛亮說,如果你注意自己的健康的話,說不定你就統(tǒng)一中原了呢!看了《三國演義》之后,我還知道了在寫人的時候要多抓住特點點來寫,并且還要多寫點這個人的性格。

我還發(fā)現(xiàn)《三國演義》寫的都各有各的照應,遠遠比我寫的小說要周全。我以后可真是應該多學習學習《三國演義》的那些寫法。我說我寫的小說怎沒這么別扭呢,原來是因為我還欠些火候,漏洞百出呀!看來我以后寫東西的時候要多多細心些才是呀!

比起羅貫中大作家的作品,我自愧不如呀!不過我也不灰心,因為我相信只要我加油我就一定能寫出好的作品!加油以羅貫中大作家為榜樣進步!

回想一千八百年前的三國時代,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個亂世,而且還是一個豪杰并起,英雄輩出的年代!

三國演義集智、勇、謀、略、忠、仁于一體很值得大家閱讀。
 

篇2: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400字

讀完厚厚的一本三國演義,不禁感嘆歷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國演義真的為讀者生動活現(xiàn)地演義了一個歷史故事,也讓我從中學到了一些為人處世之道。

先來說說曹操這個人物帶給我的啟示。曹操一生都屬于十分大膽型的人物,也是十分奸詐的。他誤殺了呂伯奢一家人,最后明知錯了,還要繼續(xù)殺了呂伯奢,其無情無義至此,陳宮便離他而去,曹操后來說的那句話耐人尋味:“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但反過來想想,如果當時他不趕盡殺絕的話,呂伯奢若真帶了些人過來追殺他,可能曹操會就此退出歷史舞臺了。但是奸詐帶來的只會是一時的小利,一直是奸詐的話,自然會遭到報應。后來董承一伙人便刺殺曹操,可惜事敗了。后來陸續(xù)都有一些人刺殺曹操,但都因一些意外而失敗了,否則這位曹阿瞞也不會叱咤風云了。曹操給我的啟示就是,做人不能太狡詐。

與曹操截然相反的一個人物就是劉備了,他以仁義當先,他熱愛百姓。劉備一生的行為都與曹操相反,曹操奸詐,劉備仁義。劉備在落難時,還帶著百姓逃命,他管理一個新野,或是徐州,都是布施仁政,得到百姓的愛戴。

但不論是曹操還是劉備,他們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非常注重人才,曹操失了一個呂韋,祭奠時他不哭自己曹家的人,獨哭呂韋。他的謀臣郭嘉死后,他也十分痛心。劉備則更重視人才了,起初趙云并不是劉家的將軍,但他十分器重趙云,幾次留他,后來終于歸到了劉門下,才使得那個扶不起的阿斗兩次脫險。徐庶被曹操“拐騙”到那邊,在送別時,劉備哭著送別,還要砍掉擋在前面的竹林,后來徐庶才又回來推薦了諸葛亮。劉備三顧茅廬更是成為聘用人才的典范。

所以說,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招兵買馬,尋找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創(chuàng)建事業(yè),這才是成功之道。與之相反的例子便是袁紹了,照說袁紹與曹操一戰(zhàn)的時候,擁有明顯的軍事優(yōu)勢,但袁紹為人不重視人才,有許多忠臣在身邊也不知道。他如果聽忠臣的話,那曹操怎么可能勝得了他呢?而他卻聽信一些小人的話,致使敗給了兵力較少的曹操。

三國演義還讓我學到:要善于聽取好的意見,忠言逆耳。曹操赤壁之戰(zhàn)為什么會???我覺得還是因為沒有聽信好的意見,面對新來的龐統(tǒng)這個外人,他卻毫不猶豫地相信了他的“連環(huán)計”,而面對另一個臣子對他的忠言,那位臣子大致說的是:“若敵人用火攻,如之耐何?”曹操答的大致意思是:“現(xiàn)在這個季節(jié),不會刮東南風,如果用火攻,那便是燒他們自己的營了”。這也怪不了曹操,他又不像孔明這個氣象專家能知風雨。但既然有人提了建議,曹操也應該有所警覺呀,不然也不會敗了。另外一次就是劉備在一片靠近水的樹林中安七百里連營,早有臣子向他提出建議,說敵人如果用火攻怎么辦?但他沒有接受,致使后來真的被陸遜七百里火燒連營。所以,能否正確聽取他人的意見,往往決定著事情的最終成敗。

三國演義中的一些人物,也給我許多啟示。那些貪財,貪色的人,最終一定不會有好結(jié)果。董卓與呂布之所以會兵刃,還不是讓一個小女子貂嬋在中間挑撥離間,所以董卓便是敗在了自己的好色上。曹操也有點好色,張繡投降后,曹操在營中尋樂,便找了張繡老婆來玩弄,后來張繡當然惱火,便暗算曹操,曹操幸虧命大,否則也被張繡結(jié)果了。

曹操修了銅雀臺后,還要把東吳的“二喬”放于臺上,于是便讓孔明用這點激了周瑜,讓周瑜決心出兵打曹操,曹操才有赤壁一敗。三國中還有一些賣主求榮的一些人,也得不到好結(jié)果。與之相反的則是關(guān)羽了,他不貪財也不好色,得到了曹操的敬佩,也得到了千千萬萬讀者的敬佩。若不是因為他一點點的驕傲,以及劉封的見死不救,他也不會死得那么早了。所以,我又知道了,為人不能貪財色,要做一個正直的人,剛正不阿的人。

三國演義中,還可以學到許許多多的東西,比如研究歷史的規(guī)律,分析人物性格,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成敗原因。毛澤東就曾經(jīng)讀了五次三國演義,原因大致也在這吧。名著是經(jīng)得起反復閱讀,反復推敲的,好的名著伴人一生成長。
 

篇3:三國演義讀書心得作文200字

翻開歷史長卷,駐看鼎足三國;聆聽烽火交戈,感悟英雄壯懷。

讀《三國演義》,百遍而不厭。作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以陳壽的《三國志》,范曄的《后漢書》及元代的《三國志》為依據(jù),經(jīng)羅貫中藝術(shù)加工,生動再現(xiàn)了從東漢末年到晉朝統(tǒng)一近90多年一副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三國演義》與《三國志》相比,其文學價值遠大于歷史價值;與其他三大名著相比,盡管各有千秋,不敢妄加評論,但《紅樓夢》中有太多曲折情傷,《水滸》中有太多江湖豪氣,《西游記》中有太多虛幻場景。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度龂萘x》之所以成為我的最愛,除了三顧茅廬、赤壁之戰(zhàn)、草船借箭、死孔明嚇退活仲達等許許多多膾炙人口的故事,更有200多個活靈活現(xiàn)的人物,他們或正或邪,或剛或柔,或愚或智,或忠或奸,各具其態(tài),共同鑄就了這部小說的靈魂。

劉備——以寬厚仁慈著稱。用現(xiàn)代人的語言描述,作為領(lǐng)導者,在劉備身上體現(xiàn)了一種特殊的人格魅力。劉備一生志向遠大,目標明確,不畏艱難,內(nèi)心涌動的是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壯志。盡管許多人對其“亂世之梟雄”之稱有誹議,甚至有言其為婦人之仁、一介懦夫,事業(yè)全仗眼淚而非能力。但我以為,按照儒家思想來看劉備,他以仁義當先,熱愛百姓,即使在落難時,還帶著百姓逃命,所到之處無不布施仁政,始終得到百姓愛戴,當屬難能可貴。按照人際關(guān)系學原理看劉備,關(guān)、張忠心輔佐,諸葛亮鞠躬盡瘁,眾英雄云集麾下,只靠眼淚肯定是遠遠不夠的,必有其強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當屬帥才必備之能力。按照“成大事者必有強勁對手”的理論來看劉備,他的對手曹操不可謂不強,然曹操青梅煮酒之時,言“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何為英雄?“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也。”天下動蕩,群雄并起之時,能率虎狼之師,席卷天下,統(tǒng)一中原,成就霸業(yè)者,方為英雄。至于為人將相,雖屢建奇功,封狼居胥,亦皆為賣命之徒,看家之犬耳。怎可與英雄共論?由此我言,劉備實屬人中龍鳳,世之梟雄也。

曹操——以奸詐多疑揚名。羅貫中筆下的曹操,從第四回誤殺呂伯奢一家九口,末了還揚言:“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開始,就注定了多疑無情的形象。之后,在《三國演義》中,為了不斷地凸顯劉備、諸葛亮等人的“光輝”形象,硬生生將曹操演義成了“反面角色”。不管世人如何評價,但我以為,羅貫中這樣描述曹操,從文學色彩化的角度可能不無道理,如果從尊重歷史真實性看,將曹操描寫為漢朝的篡逆者,其實并不公平。真實的曹操實則為東漢時期最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其貢獻之大無人可及。在政治軍事方面,曹操北方屯田,興修水利,從根本上解決了軍糧缺乏的問題,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恢復產(chǎn)生了積極作用;用人唯才,抑制豪強,加強集權(quán),所統(tǒng)治地區(qū)社會經(jīng)濟不斷發(fā)展;精通兵法,以所著《孫子略解》、《兵書接要》、《孟德新書》等為證。在曹操的領(lǐng)導下,消滅割據(jù)勢力,統(tǒng)一中國北方大部分區(qū)域,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jīng)濟生產(chǎn)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chǔ)。在文學方面,曹操善詩歌,著有《蒿里行》、《觀滄?!返仍娖?,抒發(fā)自己的政治抱負,并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著有《魏武帝集》。特別是在曹操父子的推動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為代表的建安文學,史稱“建安風骨”,他的詩以慷慨悲壯見稱,在文學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筆。尤其可貴的是,在《蒿里行》詩中他以同情的筆調(diào),寫出了廣大人民在戰(zhàn)亂中所罹的深重苦難:“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我最喜歡的《觀滄?!分?,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讀來朗朗上口,意境澎湃。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曹操一方面在亂世中積極追求個人抱負的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超越,一生以“安民定天下”為己任,以齊桓公、晉文公為榜樣,追逐“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境界。另一方面,內(nèi)心充溢著自卑感和不安全感,信奉“寧我負人,毋人負我”,使之行為復雜多變,令人難以捉摸。也許,這就是現(xiàn)代人所說的“人格狀態(tài)不協(xié)調(diào)”導致的悲劇吧??傊?,曹操不是完人,確實是一個多有爭議之人,但不管怎樣,他的成功決非偶然,正如陳壽評價其為“非常之人,超世之杰”、魯迅評價其為“至少是一個英雄”。想來這樣的人物,如何能叫我不佩服乎!

諸葛亮——足智多謀的化身。羅貫中對諸葛亮的“偏愛”無人能及,可謂用盡筆力、大肆渲染、近乎神化。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足智多謀,一生謹慎,鞠躬盡瘁。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七擒七放孟獲,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等等,件件讓人驚嘆,樁樁讓人折服。諸葛亮一生盡忠于劉備,盡忠于蜀漢,有人說,“從古至今,可以配用鞠躬盡瘁的只有諸葛亮和周恩來”的說法,我也以為言之有理。但諸葛亮不足之處也十分明顯,其一是妒賢,在蜀國的智囊團里,他從骨子里是容不下別人的,也算是能人之傲氣吧。其二是絕后,從出山到獻身,諸葛亮沒有培養(yǎng)出一位得力弟子,致使他死后,蜀國上下無一人能接班。如果說諸葛亮是一代奇才,那么,這兩點不足更亦可悲。

此外,《三國演義》還成功地塑造了忠肝義膽的關(guān)羽、粗中有細的張飛、勇謀兼?zhèn)涞内w云、心胸狹窄的周瑜、恃才狂傲的禰衡、忠厚老實的魯肅、陰險狡詐的司馬懿、好色之徒董卓等等人物形象。性格關(guān)系成功、性格決定命運。羅貫中正是用對人物性格的精心刻畫,將風云三國描述的波瀾壯闊、蕩氣回腸、耐人尋味……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崇拜英雄之余,審視世間百態(tài),紅塵之中細思量,忠也一生、奸也一生,善也一生、惡也一生,何不把美名留!

對人物性格的精心刻畫,將風云三國描述的波瀾壯闊、蕩氣回腸、耐人尋味……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崇拜英雄之余,審視世間百態(tài),紅塵之中細思量,忠也一生、奸也一生,善也一生、惡也一生,何不把美名留!
 

篇4: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800字

《三國演義》是一部古典名著小說,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tǒng)一之間發(fā)生的一系列故事。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我對詞中的英雄一詞發(fā)生了疑問,書中講到的人物驍勇善戰(zhàn),然而,群雄逐鹿于亂世之中,誰才是真正的英雄呢?書中寫到庸主獻帝、劉禪,無能之輩呂布、袁術(shù)、袁紹、劉表、劉璋,氣量狹隘的周瑜,長厚的魯肅,勇者關(guān)羽、張飛、許楮、典韋,下至因行間而貽笑千古的蔣干,無不個極其態(tài)。

有人說,孔明是真正的英雄。因為他足智多謀,處事果斷,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是千年難見的一代賢相,火燒新野、草船借箭、三氣周瑜、六出祁山……無不體現(xiàn)這一點。然而,我認為孔明完全可以有更大的作為。劉禪無能,根本扶不起來,孔明卻把自己的一生,死死的綁在了蜀國這輛毫無希望的戰(zhàn)車上。

還有人說,關(guān)羽是真正的英雄。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五關(guān)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后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戰(zhàn)敗降敵而約好一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后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度龂萘x》表現(xiàn)關(guān)羽的方法也極簡單:“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后來加上“赤兔馬”,又讀過《春秋》,刮骨療毒不怕疼,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他的所做所為值得我們學習。

我倒覺得曹操是一位真正的英雄。盡管書中說他大逆不道,奸詐多疑,還敢“挾天子以令諸侯。”但能者居上,為何偏偏姓劉的能當皇帝?他是政治家,牢牢抓住天子,使他做任何事都變的名正言順;他是軍事家,不計前嫌,招賢納士,以少勝多的官渡之戰(zhàn),使敵我力量發(fā)生了巨大變化;他是文學家,有“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己”這樣膾炙人口的詩句。當然嘍,他太多疑,以至于剛愎自用。但功大于過,曹操無論在哪一方面都稱得上英雄。

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為奸雄,可能是因為他的兒子。他說劉備與他是并世英雄,說得劉備都不敢聽,但是他沒有殺劉備,雖劉備正是他的甕中之鱉。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夢也夢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諸葛亮,與其誓不兩立,只要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后來又發(fā)現(xiàn)劉備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殺劉備,至少把他留在東吳,東吳的天下也太平了。

為了突出劉備的仁義,他被寫成奸詐之人,但是他的軍事才能仍然沒有抹殺。他在幾年的東征西戰(zhàn)中,占領(lǐng)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連少數(shù)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國中最強盛的,他奠定了魏國的基礎(chǔ),后來晉國才能統(tǒng)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對于人才的求賢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賞的地方,曹操為了選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據(jù)封建德行和門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標準,提出了“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于公元210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賢令》。曹操在令中一開始就總結(jié)歷史經(jīng)驗,認為自古以來的開國皇帝和中興之君,沒有一個不是得到賢才和他共同來治理好天下的,而所得的賢才,又往往不出里巷,這絕不是機遇,而是當政的人求,訪得來的。有鑒于此,曹操立足現(xiàn)實,指出現(xiàn)在天下未定,正是求賢最迫切的時刻。他希望在左右的人不要考慮出身,幫他把那些出身貧賤而被埋沒的賢才發(fā)現(xiàn)和推舉出來,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后來,曹操于公元214和217年又下了兩道《求賢令》,反復強調(diào)他在用人上“唯才是舉”的方針。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門和各級地方官吏在選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責備,即使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也受有關(guān)系,只要真有才能就行。經(jīng)過一番努力,曹魏集中了大量人才,當時各地投奔到曹操門下的人很多,形成猛將如云,謀臣如雨的盛況。而且對于有才干的人曹操還能做到不計前嫌,比如陳琳本來是袁紹的部下,曾經(jīng)替袁紹起草檄文,罵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紹失敗后,陳琳歸降曹操。曹操問他說:“你從前為袁紹寫檄之,罵我一個人就可以了,為什么要罵到我的祖宗三代,陳琳連忙謝罪。曹操愛惜他的文才,不僅對他不處罪,還照樣任用他。

曹操的成功不僅因為他的杰出才能和善于招攬人才,還在于他有著豁達的胸襟和廣闊的胸懷。在赤壁的慘敗之后,曹操并未一籌莫展,而是笑著說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據(jù)“,并且三次大笑展現(xiàn)出他對待挫折的樂觀態(tài)度。曹操同時也是個很有文學情趣的人,喜歡作文賦詩,即使大戰(zhàn)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許多詩作都是樂府中的名篇。

自古英雄,有膽略還需有情義。曹操在這一點上更值得稱道,當初劉備在曹營,曹操已知劉備野心,若誅之,也無后來蜀魏之爭,可是曹操并未加害于他,直至劉備逃走;曹操安撫關(guān)羽,對其厚待有加,與劉備之對關(guān)羽,有過之而無不及,以至于后來關(guān)羽念舊日情分,放其一條生路。曹操不失為一條有情有義的漢子,雖說后來他也做了不少錯事,但那是形勢所迫,非彼亡便我死,何有顧他人之理?既有亂世爭雄,便不免犧牲,歷史上的事糾纏不清,也不可以怪罪于一人之上。至于后來曹操見到關(guān)羽頭顱嚇出病來,則更可以證明其非冷血之人,若是真冷酷無人性,區(qū)區(qū)一個關(guān)羽,又能奈其如何?

那再看他人:孫權(quán)不過仰仗父兄基業(yè),建功甚少;周瑜雖年少有為,但氣度狹小,意氣用事;關(guān)羽,太驕傲;張飛,勇有余而謀不足;呂布,一見利忘義之徒也……

總的來說,讀過這本書之后我大開眼界,而以上幾人也給了我很深的感受,他們很值得我學習。
 

篇5: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700字

昨天下午課程結(jié)束后天空陰云密布,滿希望會天降甘霖,消減暑熱,但雨終于沒有落下。天氣依然酷熱無比。

上午依然是譚邦和教授的課,講古典小說和高中語文教學,仍然主要講古典小說研究,很少涉及高中語文教學的話題。譚教授用三句話概括自己的治學路徑:研究古典文學,反思傳統(tǒng)文化,建設(shè)現(xiàn)代文明。上午的古典小說主要講了自己對《三國演義》的解讀,下午主要講了《金瓶梅》的深層意蘊。

劉再復先生曾專著論述《三國演義》和《水滸傳》,從文化的視角認為《三國演義》是一部中國權(quán)術(shù)陰謀大全,《水滸傳》則在快意恩仇中宣揚血腥和暴力,所以,從價值觀的角度來說,這兩部書則可能引導人性向惡發(fā)展,所以他認為,《三國演義》、《水滸傳》正是中國的兩大地獄之門。我兩年前再讀《三國演義》,對里面充斥的權(quán)謀和智術(shù)也時時生厭惡之感,對魯迅先生對《三國演義》“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的論斷擊節(jié)贊賞,真是一語中的,見血封喉。

今天譚教授的解讀,再次深化了我對《三國演義》的認識。中國民間把諸葛亮視為智勝的傳統(tǒng)由來已久,研究者批評諸葛亮為“愚忠”的說法也并不鮮見。譚教授認為,諸葛亮這個文化偶像是以“忠誠、服從”為特征的專制文化的意識形態(tài)的反映。某種程度上是統(tǒng)治階級用來愚民的道具。

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的段落已經(jīng)使我們認識到劉備的“偽”,那么三顧茅廬中我們能看到什么呢?三顧茅廬的故事歷來被人們視為劉備禮賢下士、求才若渴的賢君形象的典型故事,但是認真閱讀三顧茅廬我們知道,劉備三顧茅廬是在走投無路,無處立足之時的無奈之舉,諸葛亮是劉備企圖抓住的一根救命稻草。當劉備第三次拜訪諸葛亮的時候,諸葛亮正在睡午覺,劉備耐心的等待。張飛等得不耐煩,說自己要去房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來。此時劉備說了一句話:“吾正欲使孔明知我殷勤之意也。”也就是說,那正是他所要設(shè)計的效果,一顧即遇,反非所盼。近有李國文評點《三國演義》,于此評劉備之言曰:“這話說出口來,便是小人嘴臉。”真是一針見血。諸葛亮甫一出山就在隆中決對中為劉備規(guī)劃了天下三分的格局,其實質(zhì)是把紛亂的天下更長久地拖入了戰(zhàn)爭分裂的深淵。

再來看劉備白帝城托孤后所造成的荒謬畫面,一個天下最聰明的人跪倒在一個天下最愚蠢的人——劉阿斗面前,俯首稱臣。但是這個最聰明的人絕對不?;?,絕對服從這個最愚蠢的人。后世多少文人學者指著這幅畫告誡后人,“這就是中國道德的最高境界,或者說這就是最高境界的中國道德”。

這樣的智慧之人,在這樣的“道德”蹂躪之下會有怎樣的結(jié)局?

諸葛亮為了完成先主的遺愿,開始“六出祁山”,這六次北伐,是在完全沒有勝利希望的情況下展開的,就是為了表現(xiàn)對先主的忠誠,“知其不可而為之”,結(jié)果在歷盡艱辛,即將功成的時候,司馬懿使反間計在成都散布流言,說諸葛亮將反,蠢蛋劉禪即刻詔令諸葛亮班師回朝。正是這紙詔令把諸葛亮置于道德和智慧不能兼顧的兩難困境:奉命回朝,就將功虧一簣,前功盡棄;不回去,即是抗命不忠。諸葛亮選擇了服從,選擇了對君王的忠誠。這是歷朝歷代君主推崇諸葛亮的一個首要原因,所以武侯祠在全國遍地開花——這背后是君主專制的背景下主流意識形態(tài)對諸葛亮的“忠誠”的宣揚。

可堪哀憐的是,諸葛亮還是“星落秋風五丈原”,他選擇了姜維繼續(xù)他未竟的事業(yè),姜維穿起了諸葛亮的“紅舞鞋”繼續(xù)在劉禪身邊狂舞,但相同的命運又落在姜維身上,他又遭曹軍離間而被劉禪召回。羅貫中在該章末尾的結(jié)詩中寫道:“樂毅伐齊遭間阻,岳飛破敵被讒回。”這兩個看似重復的故事,實際上道破了歷朝歷代的君主和將領(lǐng)關(guān)系的本質(zhì)。

這些中國古典小說中所傳達的遺毒還在今天的意識形態(tài)領(lǐng)域繼續(xù)占據(jù)主流,繼續(xù)箝制著今天對“諸葛之忠”津津樂道的人們的頭腦??上У氖?,今天的人們對此尚沒有清醒的自覺。我們由此得出結(jié)論,反思精神是一切清醒而智慧的大腦所必須具有的精神。后現(xiàn)代主義代表人物、法國思想家??抡f:“反思,就是對熟悉的事物再次陌生化。”而這種陌生化的過程必然伴隨著認識的飛躍和精神的歷險,當然更多的還是發(fā)現(xiàn)的神奇,以及思想靈光洞燭幽微后而豁然開朗的欣悅與滿足。

《三國志通俗演義》卷八《定三分亮出茅廬》中,劉備三顧茅廬,前兩次造訪,沒有見到,第三次正好諸葛亮在午睡,幾個時辰以后,睡足了的諸葛亮醒來便吟出一首詩:“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對于人生的道理,又有幾個人能夠?qū)⑵鋮⒌猛笍?,看得明白呢。諸葛亮說“我自知”,不知九泉之下的諸葛先生是否大夢已醒,更不知今天閱讀古典小說的讀者諸君是否有這樣的清醒認識和文化自覺。

晚飯后東邊天上又有烏云席卷而來,回到賓館,終于鋪天蓋地降下一場大雨來。十余天了,終于看到一場甘霖播灑暑熱的江城,一洗酷暑和郁熱。
 

篇6: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600字

這個暑假,我讀了《三國演義》,它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度龂萘x》這本書由羅貫中以陳壽的《三國志》,范曄的《后漢書》及元代的《三國志》為依據(jù),經(jīng)過熔裁在元末明初創(chuàng)作的。它描述了近90多年的重大歷史事件及歷史人物的活動,展示了三國興亡的歷史畫卷,形象地再現(xiàn)了這一風云變幻而又動蕩不安地歷史時代,生動地揭示了統(tǒng)治集團內(nèi)部鉤心斗角、爾虞我詐、互相勾結(jié)而又相互爭奪的關(guān)系,向讀者展現(xiàn)了一副精彩壯闊的歷史畫卷。

其中有庸主獻帝劉禪,氣量狹隘的周瑜,忠厚的魯肅,勇猛的張飛,重義的關(guān)羽,納賢的劉備等等,無不個極其態(tài)。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雖有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

先說關(guān)羽。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guān)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后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戰(zhàn)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后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度龂萘x》表現(xiàn)關(guān)羽的方法也極簡單:“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后來加上“赤兔馬”,刮骨療毒不怕疼,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

國家的統(tǒng)治需要忠臣,需要一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忠臣,這就是諸葛亮。他也是我最喜歡的人物。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火燒新野,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七擒七放孟獲,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為這種人應該相貌非凡,可書中描繪的卻十分簡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他有獨特的人格,擇梧而棲,擇主而事,他盡忠于劉備,盡忠于蜀漢,最后中獻身于統(tǒng)一的大業(yè)中。“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隨著蜀漢的衰亡悲劇,他也成了悲劇人物!

再說曹操。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為奸雄。他說劉備與他是并世英雄,說得劉備都不敢聽,但是他沒有殺劉備,雖劉備正是他的甕中之鱉。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夢也夢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諸葛亮,與其誓不兩立,只要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后來又發(fā)現(xiàn)劉備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殺劉備,至少把他留在東吳,東吳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淺,氣量狹小,非英雄也。這也與曹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還有趙子龍長坂坡單騎救主,巧用苦肉計黃蓋受罰等等。

在《三國演義》里還可以看到,各政治集團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今天勢不兩立,明天卻又杯酒言歡。而且這種斗爭滲透到生活的許多方面,連家庭、朋友、婚姻等,都毫無例外地被卷入了斗爭的漩渦,甚至成為斗爭的工具。他們?yōu)榱藵M足自己權(quán)利,財產(chǎn)的欲望,為了使自己在激烈的爭奪戰(zhàn)中不被消滅,總是玩弄各種手段,演出了一幕幕勾心斗角,爾虞我詐的活劇。

這樣的心機,在如今又和償沒有。商家絞盡心機,賺消費者的錢;騙子費盡心思,騙取他人財物。人們可以看見:貪欲和權(quán)勢欲如何主宰了社會中兄弟、夫婦、朋友等關(guān)系。人們甚至為了錢財,千方百計的想辦法偷取,殺害。所以奸詐狡猾的有心機的人,必將成為權(quán)勢的佼佼者。但是,心機是需要無心機來襯托的。如果每個人都那么奸詐狡猾,世界怎會太平呢?

總之,《三國演義》除了給人以閱讀的愉悅與歷史的啟迪以外,它更是給有志王天下者聽的英雄史詩。正因為如此,《三國演義》在雄渾悲壯的格調(diào)中彌漫與滲透著的是一種深沉的歷史感悟和富有力度的反思。

《三國演義》描述了三國時期的局面。自從董卓被殺后,整個朝廷就亂了套,大家都爭著當皇上,劉備、關(guān)羽、張飛為了恢復漢室,請來了諸葛亮,有了諸葛亮的幫助,他們一連攻下了荊州、南郡、襄陽等城池。孫權(quán)一心要得到荊州,就千方百計去搶,諸葛亮識破了一計又一計,使孫權(quán)賠了夫人和大將周瑜,又打了敗仗??珊镁安婚L,不久劉備、關(guān)羽、張飛三人都被曹操害死了,很快,諸葛亮也死了。這時,地盤已被晉軍占領(lǐng)。

我想:劉備的志向是遠大的,他的行動也是迅速的。他只要找到了目標,就全身心的投入了,不怕任何艱難險阻,都要達到目的。我聯(lián)想到了中國的“體操王子”李寧,說起李寧人們總說他是個不平凡的人,但李寧自己很清楚,自己只是一個認定方向后決不動搖的普通人。他相信,憑著頑強和汗水,心態(tài)和適應能力,無論做什么都能取得成功!退役后,李寧轉(zhuǎn)向了新得事業(yè):組建李寧體育用品有限公司。有人問李寧:“經(jīng)商和體育,哪個更輕松,更愉快?”李寧說:“要做好,哪個都不輕松,不過我總是很愉快。”不錯,無論在那里,李寧始終保持愉快的心情。

在《三國演義》中,關(guān)羽的英勇善戰(zhàn),我應該學習;諸葛亮的機智,我應該學習;劉備的定了目標不放棄,我更應該學習!
 

篇7:三國演義讀書心得700字

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度龂萘x》刻劃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其中最為成功的有諸葛亮、曹操、關(guān)羽、劉備等人?!度龂萘x》以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統(tǒng)治集團相互斗爭為主要描寫內(nèi)容。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tǒng)一之間發(fā)生的一系列故事。

其中有庸主獻帝劉禪,氣量狹隘的周瑜,忠厚的魯肅,勇猛的張飛,重義的關(guān)羽,納賢的劉備等等,無不個極其態(tài)。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雖有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

先說關(guān)羽。這是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guān)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后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戰(zhàn)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后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三國演義》表現(xiàn)關(guān)羽的方法也極簡單:“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后來加上“赤兔馬”,刮骨療毒不怕疼,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

國家的統(tǒng)治需要忠臣,需要一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忠臣,這就是諸葛亮。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火燒新野,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七擒七放孟獲,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為這種人應該相貌非凡,可書中描繪的卻十分簡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

再說曹操。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為奸雄。他說劉備與他是并世英雄,說得劉備都不敢聽,但是他沒有殺劉備,雖劉備正是他的甕中之鱉。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夢也夢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諸葛亮,與其誓不兩立,只要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后來又發(fā)現(xiàn)劉備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殺劉備,至少把他留在東吳,東吳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淺,氣量狹小,非英雄也。這也與曹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篇8: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400字

讀完厚厚的一本三國演義,不禁感嘆歷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國演義真的為讀者生動活現(xiàn)地演義了一個歷史故事,也讓我從中學到了一些為人處世之道。

先來說說曹操這個人物帶給我的啟示。曹操一生都屬于十分大膽型的人物,也是十分奸詐的。他誤殺了呂伯奢一家人,最后明知錯了,還要繼續(xù)殺了呂伯奢,其無情無義至此,陳宮便離他而去,曹操后來說的那句話耐人尋味:“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但反過來想想,如果當時他不趕盡殺絕的話,呂伯奢若真帶了些人過來追殺他,可能曹操會就此退出歷史舞臺了。但是奸詐帶來的只會是一時的小利,一直是奸詐的話,自然會遭到報應。后來董承一伙人便刺殺曹操,可惜事敗了。后來陸續(xù)都有一些人刺殺曹操,但都因一些意外而失敗了,否則這位曹阿瞞也不會叱咤風云了。曹操給我的啟示就是,做人不能太狡詐。

與曹操截然相反的一個人物就是劉備了,他以仁義當先,他熱愛百姓。劉備一生的行為都與曹操相反,曹操奸詐,劉備仁義。劉備在落難時,還帶著百姓逃命,他管理一個新野,或是徐州,都是布施仁政,得到百姓的愛戴。

但不論是曹操還是劉備,他們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非常注重人才,曹操失了一個呂韋,祭奠時他不哭自己曹家的人,獨哭呂韋。他的謀臣郭嘉死后,他也十分痛心。劉備則更重視人才了,起初趙云并不是劉家的將軍,但他十分器重趙云,幾次留他,后來終于歸到了劉門下,才使得那個扶不起的阿斗兩次脫險。徐庶被曹操“拐騙”到那邊,在送別時,劉備哭著送別,還要砍掉擋在前面的竹林,后來徐庶才又回來推薦了諸葛亮。劉備三顧茅廬更是成為聘用人才的典范。

所以說,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招兵買馬,尋找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創(chuàng)建事業(yè),這才是成功之道。與之相反的例子便是袁紹了,照說袁紹與曹操一戰(zhàn)的時候,擁有明顯的軍事優(yōu)勢,但袁紹為人不重視人才,有許多忠臣在身邊也不知道。他如果聽忠臣的話,那曹操怎么可能勝得了他呢?而他卻聽信一些小人的話,致使敗給了兵力較少的曹操。

三國演義還讓我學到:要善于聽取好的意見,忠言逆耳。曹操赤壁之戰(zhàn)為什么會敗?我覺得還是因為沒有聽信好的意見,面對新來的龐統(tǒng)這個外人,他卻毫不猶豫地相信了他的“連環(huán)計”,而面對另一個臣子對他的忠言,那位臣子大致說的是:“若敵人用火攻,如之耐何?”曹操答的大致意思是:“現(xiàn)在這個季節(jié),不會刮東南風,如果用火攻,那便是燒他們自己的營了”。這也怪不了曹操,他又不像孔明這個氣象專家能知風雨。但既然有人提了建議,曹操也應該有所警覺呀,不然也不會敗了。另外一次就是劉備在一片靠近水的樹林中安七百里連營,早有臣子向他提出建議,說敵人如果用火攻怎么辦?但他沒有接受,致使后來真的被陸遜七百里火燒連營。所以,能否正確聽取他人的意見,往往決定著事情的最終成敗。

三國演義中的一些人物,也給我許多啟示。那些貪財,貪色的人,最終一定不會有好結(jié)果。董卓與呂布之所以會兵刃,還不是讓一個小女子貂嬋在中間挑撥離間,所以董卓便是敗在了自己的好色上。曹操也有點好色,張繡投降后,曹操在營中尋樂,便找了張繡老婆來玩弄,后來張繡當然惱火,便暗算曹操,曹操幸虧命大,否則也被張繡結(jié)果了。

曹操修了銅雀臺后,還要把東吳的“二喬”放于臺上,于是便讓孔明用這點激了周瑜,讓周瑜決心出兵打曹操,曹操才有赤壁一敗。三國中還有一些賣主求榮的一些人,也得不到好結(jié)果。與之相反的則是關(guān)羽了,他不貪財也不好色,得到了曹操的敬佩,也得到了千千萬萬讀者的敬佩。若不是因為他一點點的驕傲,以及劉封的見死不救,他也不會死得那么早了。所以,我又知道了,為人不能貪財色,要做一個正直的人,剛正不阿的人。

三國演義中,還可以學到許許多多的東西,比如研究歷史的規(guī)律,分析人物性格,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成敗原因。毛澤東就曾經(jīng)讀了五次三國演義,原因大致也在這吧。名著是經(jīng)得起反復閱讀,反復推敲的,好的名著伴人一生成長。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