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她出生的不是和煦的春風(fēng),而是凜冽的北風(fēng);伴隨她成長的不是溫暖的春天,而是寒冷的冬天。滋潤她成長的不是晶瑩的甘露,而是肅殺的嚴霜。襯托出她美姿的不是濃濃的綠意,而是寒徹的白雪?;▔坷?,她不開;冰天雪地里,她怒放;寒風(fēng)霜氣中,她綻開。陽春三月,不見她的蹤影;寒冬臘月,她迸發(fā)出震撼人心的力量。她就是不屈不撓的“梅”。
“梅”與“蘭”“竹”“菊”合稱四君子。所謂“四君子”就是:千百年來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質(zhì),一直為世人所鐘愛,成為一種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我愛梅,也正是因為她具有堅韌不拔的精神。
梅花,較耐寒,花開特別早,在早春即可怒放,它與松、竹一起被稱為“歲寒三友”。人們畫梅,主要是表現(xiàn)那種不畏嚴寒、經(jīng)霜傲雪的獨特個性。梅花的含義是:堅強、高雅和忠貞。主要分為花梅和果梅兩類,花色有白﹑紅、粉紅等多種顏色。象征著堅韌不拔,不屈不撓,奮勇當(dāng)先,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zhì)。
“梅花香自苦寒來”,這句話出自《警世賢文》之勤奮篇。它的上一句則是:“寶劍鋒從砥礪出”。j就是說,寶劍的鋒利和梅花的無比清香都是經(jīng)過了很多的磨難才得來的,所以一個人要取得成就就要能吃苦,多鍛煉,靠自己的努力來贏得勝利。
梅花不像別的花,它不僅有著堅強的意志,而且外表高貴美麗,但如溫室里的花朵,經(jīng)不起風(fēng)雨,稍有不適就枯萎夭折。從中,我悟出了一個道理:凡事不能只注重外表,更重要的是其精神、品質(zhì)與內(nèi)涵。
梅花蘊含著中華民族的審美趨向、情感脈絡(luò)和道德標準。梅花是中華民族之魂,中華民國時期被尊為國花,理所當(dāng)然。梅花自身的形態(tài)之美引起人們注意的首先是事物的外貌形態(tài),梅花的色、香、形三方面,個性明顯,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而中國美學(xué)又十分強調(diào)“以形寫神”、“神采為上”,因此總有浪漫的想象與精妙的比喻,使之神采活現(xiàn)。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百花凋謝,唯梅盛開。暗香浮動,雪原彌香。她的高雅氣質(zhì),她的堅貞不屈,她的品質(zhì)如同茫茫冰原中的一縷香氣,激勵我們奔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