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人類文明的載體,人類進步的階梯。路,每個人腳下都有,沿著這條路走向成功。但究竟是“讀萬卷書”后再“行萬里路”,還是“行路萬里”后再回過頭來博覽群書?這需要思考。
書籍,心靈之藥也。一本好書可以伴人一生,博覽群書更是可以讓人不俗于世,“腹有詩書氣自華”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有些人無論怎樣裝飾打扮都無法讓人覺得高貴典雅,正如俗話所說:有長相沒氣質。氣質從何而來?即從書中來也。也有一些人不用修飾也能現(xiàn)其雍容華貴,可見書的魅力有多大。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書籍作為知識的載體,人類文明的傳播者,更是在革新當今知識和提升人們道德上起到了不少作用。書是一種糧食,精神糧食。米飯吃多了會撐,山珍海味嘗久了會膩,但書卻不會。無論品多少都不會膩,像一杯清茶反而越品越覺其甘洌醇香。
不過,但凡事物都有其負面性,書也不例外。
書的產生來源于文明,而文明又產自人類的思想。我們都知道人無完人,所以不是每一種思想都能被大眾所肯定和傳承。同樣,不是每一種思想都正確,而這時檢驗之,則需要另外一種方式——行路。
行萬里路,方可知文化的差異,方可感覺到各種文化所帶來的不同的心理感受,而這些則是書無法帶給我們的。
我自幼就游歷過一些地方,不說多吧,但也算是大開眼界。了解到許多的風土人情,粗獷的,柔美的;簡單的,奢華的。領略過現(xiàn)代都市的高端大氣,觀賞過名山秀峰的重巒疊翠,感受過江南水鄉(xiāng)的優(yōu)雅端莊,驚嘆過茫茫沙漠的一望無垠……這些無不使我感覺到自然所煥發(fā)出來的無窮魅力,和人類創(chuàng)造力的偉大。
“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路是人走的,智慧是人創(chuàng)造的。李白游歷大江南北才作得名篇萬千;徐霞客不畏險阻翻山越嶺,才留下游記以示后人。書是前人編纂的,是獲得知識的良好途徑,但要是想獲得新的發(fā)現(xiàn),你就要自己去開辟道路。因為“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書中的未必句句都是真諦,自己去辨別的,去感受的,方可永存心間。書能給人以幻想,而實踐能給人以理想。理想是一座堡壘,努力就可以達到;幻想是一串泡沫,陽光一曬就蕩然無存。理想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幻想等不起時間的折磨。
所以說,書帶給我們的是一次的心靈之旅,而行路則能帶給我們人生的教益。但只讀書不行路是迂腐,只行路不讀書是盲目。只有將這兩者結合,才能擁有一個豐富多彩的人生。帶上你的書,準備好你的行囊,一邊行路,一邊閱讀,讓閱讀豐富你的思想,讓行路打開你的眼界。
讀書不止,行路不停,若你要問,路在何方?答曰:路在你我腳下。
初三:郭域元
作文網專稿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