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柳毅傳里頭,我喜歡洞庭君。
好吧,一開始我是被錢塘君吸引住的,誰叫他敢愛敢恨,但是,等到讀第二遍的時候,我就發(fā)現(xiàn)不喜歡他了,我不喜歡不愛惜生命的人。
然后就開始看到洞庭君。讓我們這樣說,他是個知識分子,一個謙虛的知識分子。想想,身為龍王,放下架子,認(rèn)識到自己的缺陷,去向一個凡人道士取經(jīng),虛心地和他談?wù)摶鸾?jīng),多不容易?一個人當(dāng)他站在高出的時候,通常就會不愿俯首,不愿彎腰。洞庭君不一樣。他很謙虛,王慶瑞說,“低頭吃草的牛吃得最多。”
接下來和柳毅的談話,洞庭君,很有禮貌,不驕傲,也不焦躁。不要埋怨他送自己的女兒去火坑,在這之前他一定以為他的女婿是一個大大的好人、君子,看看他多緊張女兒就知道,最多只能算他識人不明。即使是龍王,被人蒙騙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所以,不能怪他。他知道女兒的悲慘之后,掩面痛哭,他那么疼她的女兒,可以看出,他是個好父親。而之后他試圖不讓錢塘知道也可以看出他的性格。在極端的悲痛當(dāng)中也不是冷靜,能夠想到一些事情的后果。雖遭大變卻不慌亂,我喜歡這樣的沉穩(wěn)。
最終還是晚了一步,被錢塘知道了,在怒火中離開。這個時候,洞庭又展現(xiàn)了他一家之主的風(fēng)范,先是安撫柳毅.接著準(zhǔn)備宴席。注意,他并沒有對錢塘的行動有何說法,比如擔(dān)心。因為他相信自己的兄弟,這種信任,我也喜歡。
在救回女兒之后,來研究他和錢塘的對話。洞庭有三問,一問人死傷,二問農(nóng)作物,三問無情郎。為什么是這樣的順序,想過嗎?洞庭很善良,很體恤民情,所以一問人,他擔(dān)心錢塘殺了太多的人,二問莊稼,古時候重農(nóng)輕商,莊稼就是很多人家一年的希望。到了最后,才為他自己和女兒,問那無情郎。天下在洞庭心中的輕重,由此可見。所以洞庭很善良,很以大局為重。他埋怨錢塘殺了太多的人,這樣的胸懷才是一個龍王該有的。我不喜歡錢塘就在這里,你吃掉無情郎就算了,干嗎殺那么多人,干嗎破壞那些個莊稼,他們有罪嗎?我不喜歡這樣的人,不珍惜生命。
之后洞庭重謝了柳毅,他在說,滴水之恩當(dāng)涌泉相報。這樣的人,重情重義。我在想,錢塘的一番勸婚的說辭也是他的主意,畢竟身為龍女的父親不好親自出面。他看準(zhǔn)了柳毅是一個君子,只得托付,所以才想讓自己備受苦難的女兒嫁給他,又或許以他的閱歷看出女兒喜歡柳毅,總之,這個好父親,在為自己的女兒打算,可惜未成。
看著柳毅拒絕,洞庭想讓女兒走出前次婚姻的陰霾,所以才又想讓她嫁給濯錦江的龍王之子,但最后還是從了龍女的心愿,這在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古代,洞庭他們多開明?后來還同意龍女下凡尋柳毅,還不是為了女兒的幸福。
現(xiàn)在看來,突然發(fā)現(xiàn)因為我喜歡,所以把洞庭的一舉一動安上了一個正義的名頭,未免片面了。
但是洞庭,包蘊(yùn)宏富而廣大平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