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我們所在的角度不同,那么我們所看到的也是有所不同的。
——題記
一個人走在大街上,想找一些靈感去寫隨筆,可這漫漫人海中。我根本無從下手······
就在我迷茫時,我看到了他們——一位父親和兩個孩子,他們正在買水果呢!而兩個小孩子呢,則正在爭論中,走進一聽,原來是為了這楊桃到底是什么形狀的而吵起來。
“這個像五角星,不對,簡直就像五角星!”一個小孩大聲地說。
“誰說的,這個明明就像是轉(zhuǎn)輪嘛!站在側(cè)面的小孩說。
“像五角星!”“像轉(zhuǎn)輪!”兩個小孩各執(zhí)一詞,爭得面紅耳赤。
“都像,都像,別爭了。爸爸看啊,這個既想五角星又像轉(zhuǎn)輪!”他們的爸爸笑瞇瞇地說。
隨后,那個爸爸,便拉起兩個小孩的手離開了,看著他們漸漸消失在人群中的背影,我陷入了沉思······
原來角度真的很奇妙,你在不同的角度可以發(fā)現(xiàn)不一樣的美。這兩個小孩就是因為站在了不同的角度,所以發(fā)現(xiàn)了不一樣的楊桃。
實際嘛,為人處事也是如此,應(yīng)該嘗試著經(jīng)常去換角度,尋找另一種不同的色彩與結(jié)局。
如果自己與別人有了分歧,那么應(yīng)該沉著冷靜地思考一下整件事的來龍去脈,站在對方的角度來看一下問題,甚至可以用旁觀者的身份來看問題,常言道“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嘛。我相信這點小小的分歧會很快消失不見的!要懂得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果你覺得你一直很悶悶不樂,那么我建議你換個角度,將心中黑色的烏云變成潔白的云朵在世界中自由地“變幻”,快樂而又充實。
此時,不知怎么就想起了蘇軾的《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的確萬物皆有其的兩面性,我們應(yīng)該看的全面,不要只見其一面,而否定其另一面,
換角度我準備好了,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