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對母親的呼喚是真切的——題記
每每聽到“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我便感覺全身像針刺一般,因那份母愛離我遠去了。
我不會忘記那是九年前的一天,天空略顯陰沉,似乎一場暴風雨就要來臨。媽媽坐在門邊織毛衣,我就在門外一人嬉戲。這時爸爸從外面回來了,陰著臉,一進屋就粗暴搶過媽媽手上的毛衣扔在地上,并大罵起來。來得太突然了,四歲的我嚇得扶在門邊瑟瑟發(fā)抖,呆呆地看著他們爭吵。后來發(fā)生了什么我已記不清,只記得爸吼著要媽走,媽哭著說:“可以,這件毛衣馬上就要織完,我織完就走。”媽就這樣走了,再也沒回來看我。我真后悔當初沒哭鬧著不許他們分開而是漠然待在一旁,當然更恨自己太小。
媽走后的生活讓我越來越明白“沒媽的孩子像根草”,每當看見別的孩子依偎在媽媽的懷里時;每當看到一位位媽媽接送自己的孩子時;每當聽到別的小孩甜甜的喊一聲“媽”時……我的心是一陣一陣的痛,幼小的我何嘗不想享受那份母愛呢?幼小的我不能改變什么,只能捧起那一件媽媽親手織的毛衣放在臉旁,希望能從中嗅到媽的氣息,再貼近毛衣,將它想象是媽媽的手在撫摸我。每當別的孩子嘲笑我是“沒媽的孩子”時,我只能會跑回家翻出那件毛衣緊抱胸前寬慰我受傷的心。
媽走后我再也沒見過她,因而幾乎記不起她的模樣。后來聽大伯說媽是個勤勞能干的人,她在家里忙內又忙外,從村東頭到村西頭的田里都留有她的汗水。說起她的勤勞,鄰居們無不舉手稱贊;二姑說媽是個心靈手巧的人,什么織毛衣、織帽子、織棉鞋、繡鞋墊都會。是呀,算下來,雖然我和母親相處的時間不算長,可我的腦海里還依稀記得一些毛衣,那可都是媽的“作品”啊!三公說媽是個無私的人,村里修水井她忙著背石頭,“橘樹坑”里的草多了,遮住了路,也是她清理的,還有小溪邊那塊洗衣用的大青石……這些都是媽做的呀!聽一位位長輩訴說媽媽的故事,一個個場景漸漸在我腦海復現,媽媽那溫暖的手,那柔黑的長發(fā),明亮的眼睛,那親切的笑容,那呼喚我甜美的聲音,越來越清晰,清晰得多少次讓我哭醒在夢中。我是多么想再把那份母愛擁有啊!然而我只能聽任淚水長流,因媽媽再也不能回了,她有了新家,又有了自己的孩子。
多想時光能倒流,這樣我就能再偎依在母親的懷里,親切的喊她一聲“媽媽”。我更多想自己快快長大,用自己的力量去追尋并抓住那遠去的母愛。